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豪宅都被谁买走了?
    7月10日下午,位于北京南三四环之间的首开华润城开盘,358套房源,涌来了数千名购房者。从现场传回来的照片显示,真的是乌泱乌泱的人群。据悉,这是今年北京最大的“日光”盘,总额收获30亿。
    据说该项目的均价为7万元/平方米,以最大的户型150平方米计算,单套最高售价超过千万元。说实话,一套房卖千万元,在现在的北京还不算豪宅,因为四环以内,遍地都是千万级的房子,包括始建于1980年代的老房子。
    依稀记得,去年6月上旬,北京地产界还在热烈讨论,谁将是第一个销售均价到达10万的项目,谁又会是第一个成交单价破15万的项目。进入6月底、月后,突然就变成计算有多少个10万+的项目入市,因为很快就出现了一批售价10万+、叫价15万+甚至20万的项目。然后,善于制造概念和热词的地产界,也陷入争议的混乱当中,你们常说的“顶豪”,总价起点究竟是2000万元还是3000万元?
    笔者总忍不住杞人忧天地想,一二线城市豪宅供应量如此庞大,到哪里找那么多的有钱人?
    去年年中就有机构预测,北京10万+的房源全年总供应量超过千套,而过去几年这种房子成交最多的年份(2011年)也才28套。查了阅媒体报道可以发现,2015年北京10万+以上的“顶豪”,成交了261套,而同类房源2010-2014年这5年总共才成交了110套。2016年上半年,北京10万+的房源成交了225套,再创纪录。
    据说,今年北京10万+房源的总供应量可能达3000套。按照楼市一般规律,下半年会比上半年卖得好,下半年北京10万+房源成交300套也是可能的。那么,全年成交就将超过500套。
    那么,都是哪些人买走了这些豪宅?
    现在经济尚未企稳,挣钱不容易么?但从“顶豪”的销售速度看,高端财富人群的收入增长似乎没受影响。以上面所说的北京数据为例。如果今年“顶豪”能成交520套,同比增幅差不多有一倍。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一线城市千万级以上、二线热点城市300万级的房子,销售增幅也都相当可观。
    想到了一个词,资产荒。过去两年,从险资的资产配置角度看,优良的资产十分稀缺。所以才会有金地和远洋地产(远洋集团)被险资举牌。万科股权之争的根源据说也在这里。机构如此,高端财富人群也存在配置的难题。而房子总是篮子里的优先组合。房地产的地段说移植到城市里,自然是一线城市和二线热点城市排在前面。
    房价是一种货币现象,资产荒也是一种货币现象。今年一季度发出的货币出现令人目眩的增长,但实体经济吸纳量并不多,新增信贷流入房地产领域的总额高达三分之一。毫无疑问,超级货币流量受益最大的还是一线和二线热点城市。
    可是,如果说险资这类机构汲取的货币会有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增长,却仍然无法回答我的困惑:天量货币是如何转化并流入高端财富人群,使之保持着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的增长?李一戈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