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美联储:加息还是不加
□陈思进
尽管美联储上调利率的声音,犹如“狼来了”已叫了无数遍,市场已经麻木,以为美联储会一直喊下去。而当狼真的来临时,我们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9月9日,波士顿美联储主席罗森格伦意外地发表惊人言论:如果美联储的政策保持长期不变,一直不愿加息,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虽然海外经济放缓令人担忧,但美国经济已被证明全面复苏,甚至开始显出过热的迹象了,所以逐渐收紧政策或许是恰当的。
由于罗森格伦历来是美联储的一位“鸽派”官员,这次却“意外”地发出“鹰派”言论,令市场大跌眼镜,使得原本认为美联储不会加息的预期破碎,月21日,美联储年底之前加息的概率上升30%。
自2007年美联储开始降息起,低利率持续至今,仅去年12月加息0.25%。原本今年4次的加息预期,年底前加息2次似乎都不太可能。而就在不久前杭州举行的G20高峰会,美国财长杰克卢(JackLew)称,美国已成功说服发达成员国改变主意,将财政紧缩措施转为财政刺激,以提振经济。
人们不禁要问,采用财政刺激真的有效吗?这些年来,欧美政府不是一直在各种财政刺激吗?如果财政刺激能提振经济,那世界经济又怎么会走到今天呢?
事实上,财政刺激,特别是货币刺激已经难以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了。据统计,为了促进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增长、通胀和就业,这些年全球四大央行已向世界经济注入9万亿美元;各国央行甚至下调利率667次,累计回购价值25万亿美元(相当于170万亿人民币)的金融资产!
然而结果呢?随着超低的利率,天文数字般的货币注入市场,致使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泛滥。过去两年,美国企业盈余已连续5季下滑,2015年的每股盈余创下2010年以来新低。如果以美国公认的会计原则(GAAP)每股盈余技术的本益比,已高达21.2倍。但是标普500指数却相比2009年3月的低位,足足高出了225%!而美国GDP年增长率,自2008年金融海啸后就从未超过3%。
再看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提供的数据:美国8月ISM制造业指数仅为49.4,与预期的52.7相比大幅下滑(荣枯分界线为50),这是今年2月以来首次陷入萎缩。在美元走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美国大选的不确定之际,美国制造业的前景也扑簌迷离。
此外,国际经合组织早就告诫各国,全球央行量化宽松政策所推动的长期低利率,将对养老基金和人寿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构成严重威胁,造成入不敷出的局面,再这样下去的话,欧美各国的养老金体系将崩溃,如美国社保金和加拿大的CPP退休金体系。
而且,低利率已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对人们的储蓄意愿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假如大家都不愿意储蓄了,投资活动也将跟着降温,这会拖累长期生产力。事实也证明了,美国和全球都出现了生产力下降的现象。
尽管美联储上调利率的声音,犹如“狼来了”已叫了无数遍,市场已经麻木,以为美联储会一直喊下去。而当狼真的来临时,我们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有史可鉴,当年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连续13次加息,狠狠刺破了美国的楼市泡沫。这次美联储一旦进入加息周期,是否会刺破全球的资产泡沫?毕竟,飞上天的飞机终将降落地面,但是要硬着陆还是软着陆,却是未知数。拭目以待吧。
尽管美联储上调利率的声音,犹如“狼来了”已叫了无数遍,市场已经麻木,以为美联储会一直喊下去。而当狼真的来临时,我们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9月9日,波士顿美联储主席罗森格伦意外地发表惊人言论:如果美联储的政策保持长期不变,一直不愿加息,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虽然海外经济放缓令人担忧,但美国经济已被证明全面复苏,甚至开始显出过热的迹象了,所以逐渐收紧政策或许是恰当的。
由于罗森格伦历来是美联储的一位“鸽派”官员,这次却“意外”地发出“鹰派”言论,令市场大跌眼镜,使得原本认为美联储不会加息的预期破碎,月21日,美联储年底之前加息的概率上升30%。
自2007年美联储开始降息起,低利率持续至今,仅去年12月加息0.25%。原本今年4次的加息预期,年底前加息2次似乎都不太可能。而就在不久前杭州举行的G20高峰会,美国财长杰克卢(JackLew)称,美国已成功说服发达成员国改变主意,将财政紧缩措施转为财政刺激,以提振经济。
人们不禁要问,采用财政刺激真的有效吗?这些年来,欧美政府不是一直在各种财政刺激吗?如果财政刺激能提振经济,那世界经济又怎么会走到今天呢?
事实上,财政刺激,特别是货币刺激已经难以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了。据统计,为了促进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增长、通胀和就业,这些年全球四大央行已向世界经济注入9万亿美元;各国央行甚至下调利率667次,累计回购价值25万亿美元(相当于170万亿人民币)的金融资产!
然而结果呢?随着超低的利率,天文数字般的货币注入市场,致使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泛滥。过去两年,美国企业盈余已连续5季下滑,2015年的每股盈余创下2010年以来新低。如果以美国公认的会计原则(GAAP)每股盈余技术的本益比,已高达21.2倍。但是标普500指数却相比2009年3月的低位,足足高出了225%!而美国GDP年增长率,自2008年金融海啸后就从未超过3%。
再看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提供的数据:美国8月ISM制造业指数仅为49.4,与预期的52.7相比大幅下滑(荣枯分界线为50),这是今年2月以来首次陷入萎缩。在美元走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美国大选的不确定之际,美国制造业的前景也扑簌迷离。
此外,国际经合组织早就告诫各国,全球央行量化宽松政策所推动的长期低利率,将对养老基金和人寿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构成严重威胁,造成入不敷出的局面,再这样下去的话,欧美各国的养老金体系将崩溃,如美国社保金和加拿大的CPP退休金体系。
而且,低利率已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对人们的储蓄意愿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假如大家都不愿意储蓄了,投资活动也将跟着降温,这会拖累长期生产力。事实也证明了,美国和全球都出现了生产力下降的现象。
尽管美联储上调利率的声音,犹如“狼来了”已叫了无数遍,市场已经麻木,以为美联储会一直喊下去。而当狼真的来临时,我们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有史可鉴,当年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连续13次加息,狠狠刺破了美国的楼市泡沫。这次美联储一旦进入加息周期,是否会刺破全球的资产泡沫?毕竟,飞上天的飞机终将降落地面,但是要硬着陆还是软着陆,却是未知数。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