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养老金入市积极变量被低估
□陈虎
    关于中国养老金该不该进入中国股市,舆论曾经就此展开过激烈的辩论,或是涉及承担全面的道德和经济责任,或是牵一发动全身,一再拖延,现终于迎来了它的柳暗花明。
    近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人社部将启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组织第一批委托省份与社保基金会签订合同,公告第一批养老基金管理机构。这等于对中国养老金该不该投资中国股市的争论划上了一个句号。
    任何重大公共政策的制定,都应有正反两方面博弈争论。对于中国养老金该不该投资中国股市,我几年来的观点一直是:中国养老金不投资中国股市,风险或许更大,而中国股市没有中国养老金投资的垫底,中国股市的风险一定很大。
    反对中国养老金进入中国股市者,无非认为中国股市积弊丛生、牛短熊长,把民众养老金保命钱投资其中风险巨大。如果政策规定养老金只能存在银行和购买国债,只图个没有责任的保险,那另当别论。但现在的养老金投资中国股市已无政策障碍。
    去年8月下旬,中国正式出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其中指出:今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以用做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投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
    中国股市无论多糟糕,有个特点是其它投资场所不具备的,这就是它的公开性,至少要告诉你养老金入了多少,至少会知道养老金投资了那些股票,还要披露养老金入市的盈亏情况,如果这上存在贪腐问题,也会比养老金投资到不公开地方发现几率更大。
    养老金不入中国股市,即便是存银行、买国债,同样有安全问题,假设养老金投到实物资产、地方基础建设、企业债券等项目,暗箱操作空间无法把握,谁能保证它比投资中国股市更安全。
    世界发达国家养老金投资股市是一种通例,有的投资份额甚至达到养老金总额50%之多,大多可获得长期的稳定收益,也由于这种大量的长期资金存在,这些国家股市大多走出了长期向上的慢牛行情。
    发达国家印证的东西,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不要简单的说它不符合国情。而中国股市现在出现的顽疾,根子不在于崇洋媚外,恰恰是在于选择性的崇洋媚外,在关键性制度监管上远远的照搬不够。
    无论是中国养老金还是社保金进入中国股市,都是一种政府的背书,是政府对中国股市基础作用的认可,是对中国股市一种不嫌弃不抛弃的表态,是对中国经济自信的宣言。
    中国社保金境内外投资中国股市已多年,为何中国养老金就不能投资中国股市。事实是,中国的社保金投资收益中,投资股票贡献率大约在50%左右,长期回报大大的跑赢了CPI涨幅。
    养老金入市,逼迫政府加快治理中国股市长期积弊,养老金投资中国股市,会强制其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并配套严厉的责任追究,就在相当程度上会抑制恶炒垃圾股票,减少大起大落,倡导健康投资理念。
    就此诠释,中国养老金不入中国股市,中国股市的风险一定很大。中国养老金进入中国股市,等于宣告中国政府已把中国股市当成亲儿子,其深远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中国股市无疑具有浓郁的政策市特征,这在股市打造法治基础架构的时期,是正常的和必要的。
    无论是管理层推卸责任时的“遵循市场规则”的秀论,还是市场人士“抗拒政府干预”的稚论,都是特定时期的常识性谬误。市场机制瓶颈没有打通,政府掌握了促变市场运行的核心要素,对应的结论自然南辕北辙。养老金此时进入中国股市,完全可以理解为政府一种政策干预,但这种政策干预的作用是正向的,是非常及时的。
    根据测算,中国可以纳入投资运营范围的养老金总计约2万亿元,30%入市上限,最终会有6000亿元左右养老金可以入市。这个钱量不特别的鼓舞人心,但这个钱量背后,信心注入很不一般。
    养老金投资中国股市,不是出现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期,而是出现在中国经济剧烈调整期,伴随强力政治试图自我克制式修复改革,中国经济质量提升,以及中国经济与自然环境匹配融合,前景如何,我们拭目以待,这对中国股市能否从低迷中走出也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养老金入市,如果可以会同强化退市等其它核心改革一并进行,中国股市的基本生态环境将有大的改善。由于中国股市低迷悲的观情绪影响,对养老金入市积极变量,投资者很可能有所低估。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