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经济企稳基础巩固警惕再通胀范围扩大
11月官方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双双上升,显示中国经济企稳基础进一步巩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制造业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延续上行走势,升至两年来的高点。
从分项指数来看,新出口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升幅超过1个百分点。
经济企稳基础巩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PMI指数继10月份明显提高后,11月份继续提高,已经连续4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经济增长由落转稳的信号已经比较明确。”
张立群说,未来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概率较大,“四季度经济增速不会比三季度低,预计明年经济仍会保持平稳增长。”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陈中涛也认为,综合来看,当前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企稳基础进一步巩固,向好发展态势更为明显。
陈中涛预计,四季度经济企稳进一步巩固,向好发展态势更为明显,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预计全年能够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同一天,统计局还公布了非制造业PMI数据。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上升,为2014年7月以来的高点,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对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三个月上升,新订单指数回升明显,经济运行保持稳步较快增长趋势。
警惕再通胀范围扩大
11月中采制造业PMI指数从上月的51.2再度明显上升至51.7%,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51.0%,为2015年以来最高。11月制造业PMI继续走高一方面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购进价格上升5.7个百分点),同时需求指标进一步走强,而库存继续下降。更值得注意的是,11月外需也出现了较明显的改善。
11月总体制造业需求及新订单情况继续改善。11月生产指数为53.9%,较10月上升0.6个百分点,与发电量增速较快的趋势一致。
制造业内需进一步走强,11月新订单指数从10月的52.8%上升至53.2%,为2011年中以来(上一轮通缩前夕)的最高值。11月进口指数也从上月的49.9%回升至50.6%。
另一方面,外需也出现企稳回升迹象。1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从上月的49.2%上升至50.3%。
库存水平仍然较低。11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从10月的48.1%小幅上升至48.4%,但产成品库存指数从上月的46.9%下降至45.9%。
11月制造业采购价格指数继续快速上涨,表明总体供需继续收紧。11月原材料价格指数从10月的62.6%再度跳升至68.3%,为2011年3月以来最高。尽管11月中下旬以来,煤炭价格上涨势头有所放缓,但其他上游产品价格继续攀升,包括钢铁、水泥、造纸、化工、铝和其他有色金属等。
制造业再通胀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制造业企业盈利改善、加之真实利率走低,假以时日或将带动制造业投资复苏。目前外需和民间投资需求都呈现出企稳迹象,可能会继续带动制造业需求回升。但另一方面,随着终端需求回升,或应允许上游行业在供给面做出相应的增产,以避免上游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对中下游利润形成挤压,约束工业增加值的扩张。宗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制造业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延续上行走势,升至两年来的高点。
从分项指数来看,新出口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升幅超过1个百分点。
经济企稳基础巩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PMI指数继10月份明显提高后,11月份继续提高,已经连续4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经济增长由落转稳的信号已经比较明确。”
张立群说,未来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概率较大,“四季度经济增速不会比三季度低,预计明年经济仍会保持平稳增长。”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陈中涛也认为,综合来看,当前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企稳基础进一步巩固,向好发展态势更为明显。
陈中涛预计,四季度经济企稳进一步巩固,向好发展态势更为明显,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预计全年能够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同一天,统计局还公布了非制造业PMI数据。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上升,为2014年7月以来的高点,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对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三个月上升,新订单指数回升明显,经济运行保持稳步较快增长趋势。
警惕再通胀范围扩大
11月中采制造业PMI指数从上月的51.2再度明显上升至51.7%,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51.0%,为2015年以来最高。11月制造业PMI继续走高一方面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购进价格上升5.7个百分点),同时需求指标进一步走强,而库存继续下降。更值得注意的是,11月外需也出现了较明显的改善。
11月总体制造业需求及新订单情况继续改善。11月生产指数为53.9%,较10月上升0.6个百分点,与发电量增速较快的趋势一致。
制造业内需进一步走强,11月新订单指数从10月的52.8%上升至53.2%,为2011年中以来(上一轮通缩前夕)的最高值。11月进口指数也从上月的49.9%回升至50.6%。
另一方面,外需也出现企稳回升迹象。1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从上月的49.2%上升至50.3%。
库存水平仍然较低。11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从10月的48.1%小幅上升至48.4%,但产成品库存指数从上月的46.9%下降至45.9%。
11月制造业采购价格指数继续快速上涨,表明总体供需继续收紧。11月原材料价格指数从10月的62.6%再度跳升至68.3%,为2011年3月以来最高。尽管11月中下旬以来,煤炭价格上涨势头有所放缓,但其他上游产品价格继续攀升,包括钢铁、水泥、造纸、化工、铝和其他有色金属等。
制造业再通胀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制造业企业盈利改善、加之真实利率走低,假以时日或将带动制造业投资复苏。目前外需和民间投资需求都呈现出企稳迹象,可能会继续带动制造业需求回升。但另一方面,随着终端需求回升,或应允许上游行业在供给面做出相应的增产,以避免上游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对中下游利润形成挤压,约束工业增加值的扩张。宗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