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股市、楼市的新恐惧
春节之后,中国央行一直阴沉着脸。
第一个工作日,拧开水龙头放了几滴水。说是放水,其实是通过放水传递“加息”的信号。然后一直到2月8日,连续四天都暂停了逆回购。
央行连续四天“不作为”,这是一年来非常罕见的。
所谓逆回购,就是央行给商业银行人民币现金,商业银行用有价证券(包括国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作抵押。到期的时候,商业银行给央行交还资金和利息,央行还回有价证券。
央行发起逆回购,就等于向市场注入了增量资金;逆回购到期,就等于央行从市场中收回了增量资金。
央行之所以连续四天收回资金,是因为春节前投放资金量过大。按照中国的习惯,春节前是企业集中交税的时候,民间也喜欢大量提现用来发红包、消费等。这两种行为,有点类似提高了存款准备金,让银行体系里货币的衍生受到影响。所以在节前,央行曾大量放水,以免产生钱荒。
春节结束了,大家开始把钱存回银行,产生了类似“降准”的效应(现金回到银行,就可以派生出M2),所以央行要回笼货币,防止因为流动性宽裕产生资产泡沫。
但今年情况有所不同。第一,央行的货币政策的确在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被加上了“中性”两个字,“降低利率为企业减负”这种说法也从政府文件里消失了;第二,为了稳住特朗普,必须稳住人民币汇率,所以需要收紧货币提高市场利率。
于是,一种猜测出现了:央行会不会正回购。
什么是正回购?这个机制上有点类似“美联储缩表”,是一种紧缩货币政策时使用的手段,比“提高准备金率”杀伤力略小。
正回购,当然是逆回购的反方向操作。央行把国债等有价证券交给商业银行,拿走商业银行的现金。这样,市场里的现金就减少了,被冻结了,不能继续衍生了。所以,当央行发起正回购的时候,就是紧缩货币;当正回购到期,则等于把拿走的资金还给了市场。
当正回购重现江湖的时候,一定会引发剧烈震动,给股市、楼市带来恐惧,因为这将传递出更加鲜明的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人民币外汇占款的发行方式已经终结,央行又不愿意降准,所以逆回购、MLF和PSL成为货币投放的基本方式。所以未来即便出现正回购,也仅仅是未来传递政策信号,不会成为常态。
否则,钱荒和债务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第一个工作日,拧开水龙头放了几滴水。说是放水,其实是通过放水传递“加息”的信号。然后一直到2月8日,连续四天都暂停了逆回购。
央行连续四天“不作为”,这是一年来非常罕见的。
所谓逆回购,就是央行给商业银行人民币现金,商业银行用有价证券(包括国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作抵押。到期的时候,商业银行给央行交还资金和利息,央行还回有价证券。
央行发起逆回购,就等于向市场注入了增量资金;逆回购到期,就等于央行从市场中收回了增量资金。
央行之所以连续四天收回资金,是因为春节前投放资金量过大。按照中国的习惯,春节前是企业集中交税的时候,民间也喜欢大量提现用来发红包、消费等。这两种行为,有点类似提高了存款准备金,让银行体系里货币的衍生受到影响。所以在节前,央行曾大量放水,以免产生钱荒。
春节结束了,大家开始把钱存回银行,产生了类似“降准”的效应(现金回到银行,就可以派生出M2),所以央行要回笼货币,防止因为流动性宽裕产生资产泡沫。
但今年情况有所不同。第一,央行的货币政策的确在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被加上了“中性”两个字,“降低利率为企业减负”这种说法也从政府文件里消失了;第二,为了稳住特朗普,必须稳住人民币汇率,所以需要收紧货币提高市场利率。
于是,一种猜测出现了:央行会不会正回购。
什么是正回购?这个机制上有点类似“美联储缩表”,是一种紧缩货币政策时使用的手段,比“提高准备金率”杀伤力略小。
正回购,当然是逆回购的反方向操作。央行把国债等有价证券交给商业银行,拿走商业银行的现金。这样,市场里的现金就减少了,被冻结了,不能继续衍生了。所以,当央行发起正回购的时候,就是紧缩货币;当正回购到期,则等于把拿走的资金还给了市场。
当正回购重现江湖的时候,一定会引发剧烈震动,给股市、楼市带来恐惧,因为这将传递出更加鲜明的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人民币外汇占款的发行方式已经终结,央行又不愿意降准,所以逆回购、MLF和PSL成为货币投放的基本方式。所以未来即便出现正回购,也仅仅是未来传递政策信号,不会成为常态。
否则,钱荒和债务危机随时可能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