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养老金入市,为何会让市场心慌慌?
    □郭施亮
    自《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出台以来,养老金入市的话题就引起了市场的高度重视。
    自2015年8月23日至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已经出台接近一年半的时间,但养老金正式入市的目标任务,却迟迟未能够得到有效完成,当市场传出养老金入市的传闻,往往容易成为影响市场投资信心的主要因素,甚至不排除存在部分资金机构,借助养老金入市的传闻,来影响市场的走势,让市场不定期感受到心慌慌的滋味。
    步入2017年,养老金入市进程明显提速,从广西首个省级地区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签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到人社部表示北京、上海等7省区市3600亿的养老金已经开始投资运营,再到近日市场提示首批养老金权益类组合有望在新的一周打款买入股票等,实际上养老金入市已经进入到最关键、最核心的一步,其实现真正意义的投资运营,将会是近期的事情。
    养老金入市不在于救市、托市,养老金入市,归根到底,还是要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其入市是要来市场赚钱的。换一种角度去分析,随着养老金的正式入市,将会为市场释放出更明确的投资信心,也往往暗示出中国股市的政策底就在眼前,中长期投资的安全性已经非常明确。
    对于养老金而言,关乎着老百姓的财富命运,资金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可见,对于养老金入市的问题,其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投资安全性的原则。要注重投资的分散性,设立风险准备金以应对突发性风险,是非常必要的举措。
    多年来,无论是社保基金,还是企业年金,在股票市场中的投资回报率,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与同期市场的表现情况相比,上述长期资金的投资运营能力比较积极,多年来基本上可以为其资金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甚至跑赢同期市场的表现。由此可见,对于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将会被赋予更多的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近期,市场逐渐松绑了股指期货,实际上也在某种程度上为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的入市布局创造出更多的风险对冲方式,也为流动性几近枯竭的期指,带来有序活跃的预期。
    从股指期货松绑,到养老金正式入市等举措,其实暗示出中国股市的底气在逐步提升,且3000点至3100点一带的运行区域,基本上被确立为市场的“政策底部”。简而言之,股市大幅下行的空间基本上得到了封杀,股市中长期的投资安全性也在逐步提升。
    过去,养老金入市传闻,会让市场感到心慌慌。但一旦养老金正式入市,则市场的心理包袱也有望得到化解,对股市的中长期走势,还是利大于弊的,而在“政策底部”附近宣布养老金的正式入市,确实具有不一般的意义,也给中长期投资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