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日本“失去二十年”可能是个幌子
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教授邢予青在《财经》第4期上撰文说,谈论日本社会和经济的学者,往往喜欢用“失去二十年”(1991年-2010年)来佐证日本的衰退与没落。
但经历了“失去二十年”之后的日本,依然是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是使用iPhone手机比率最高的国家;以高速公路、铁路、新干线和航空运输构成的交通网络,几乎覆盖了日本的每一个角落,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无缝连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代表日本高效率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毫无“失去二十年”后破败的痕迹。
简单来讲,日本“失去二十年”的现象是以GDP增长率来定义的——在2001年到2010年之间,日本GDP平均实际年增长率进一步下滑到1%以下。但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在“失去二十年”间却出现了大幅提高。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估算,日本劳动力人均GDP在2000年-2015年间累计增长了20%,远远超过美国的11%。日本人平均工作时间也出现了大幅下降。1990年日本人平均每月工作171小时。2013年平均每个月的工作时间是149小时。工作时间的减少意味着闲暇时间增多,生活品质提高,以及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日本家庭不包括房产在内金融资产的积累并没有停滞,而是出现了显著的增长。1990年日本家庭平均金融资产是1350万日元,2015年是1810万日元,比1990年增长了34%。
但经历了“失去二十年”之后的日本,依然是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是使用iPhone手机比率最高的国家;以高速公路、铁路、新干线和航空运输构成的交通网络,几乎覆盖了日本的每一个角落,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无缝连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代表日本高效率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毫无“失去二十年”后破败的痕迹。
简单来讲,日本“失去二十年”的现象是以GDP增长率来定义的——在2001年到2010年之间,日本GDP平均实际年增长率进一步下滑到1%以下。但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在“失去二十年”间却出现了大幅提高。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估算,日本劳动力人均GDP在2000年-2015年间累计增长了20%,远远超过美国的11%。日本人平均工作时间也出现了大幅下降。1990年日本人平均每月工作171小时。2013年平均每个月的工作时间是149小时。工作时间的减少意味着闲暇时间增多,生活品质提高,以及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日本家庭不包括房产在内金融资产的积累并没有停滞,而是出现了显著的增长。1990年日本家庭平均金融资产是1350万日元,2015年是1810万日元,比1990年增长了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