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高尔夫泡沫
日本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公司管理层所组成的新兴中产阶层,纷纷涌入高尔夫球场,对公司来说,打球费用可计入招待费,这意味着球打得越多,税就可以付得越少。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到了极致,高尔夫球场遍地开花,上班族也加入了高尔夫球运动的大军。
当日本经济的泡沫破灭之后,高尔夫球俱乐部纷纷破产。当一个国家的男女老少纷纷拿起高尔夫球杆,便意味着这个国家经济的泡沫达到了顶峰,而一个企业的CEO总是拿着高尔夫球杆,也同样意味着这个公司的股价和业绩面临巨大的泡沫和风险。
来自美国的四位经济学教授,联合研究了标准普尔1500家公司的部分CEO从2008年到2012年间打高尔夫球的习惯后发现,前25%最常打高尔夫球的CEO所在公司的平均资产利润率,比其他公司低了1%,CEO花费在球道与绿地的时间和股东财富成反比。
经济学家们还有些有趣的发现:当CEO们有更多资产投资于自己的公司时,他们会花更少的时间打高尔夫球;当他们的年度奖金与公司绩效联系更紧密时,他们也会更少地出入于高尔夫球俱乐部;CEO们打高尔夫球的次数是随着任期增加而增加的,权力越稳固的CEO会花更多时间在打球娱乐上。
经济学家们通过高尔夫球杆,找到了业绩下降的真凶。(摘自《深圳商报》岑嵘/文)
当日本经济的泡沫破灭之后,高尔夫球俱乐部纷纷破产。当一个国家的男女老少纷纷拿起高尔夫球杆,便意味着这个国家经济的泡沫达到了顶峰,而一个企业的CEO总是拿着高尔夫球杆,也同样意味着这个公司的股价和业绩面临巨大的泡沫和风险。
来自美国的四位经济学教授,联合研究了标准普尔1500家公司的部分CEO从2008年到2012年间打高尔夫球的习惯后发现,前25%最常打高尔夫球的CEO所在公司的平均资产利润率,比其他公司低了1%,CEO花费在球道与绿地的时间和股东财富成反比。
经济学家们还有些有趣的发现:当CEO们有更多资产投资于自己的公司时,他们会花更少的时间打高尔夫球;当他们的年度奖金与公司绩效联系更紧密时,他们也会更少地出入于高尔夫球俱乐部;CEO们打高尔夫球的次数是随着任期增加而增加的,权力越稳固的CEO会花更多时间在打球娱乐上。
经济学家们通过高尔夫球杆,找到了业绩下降的真凶。(摘自《深圳商报》岑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