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机器人产业确立两大政策导向
据《经济参考报》4月6日报道,记者日前从多个权威渠道获悉,为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工信部等部委将陆续出台一系列后续产业发展促进措施。根据工信部工作部署,下一阶段相关产业促进政策将着手解决两大关键问题:一是推进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二是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机器人产业无序发展。
据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已达7.24万台,同比增长34.3%。同时,机器人企业不断发展,相关机器人产品和服务已经在机械、电子、化工、轻工、船舶、矿山开采、医疗手术、康复、餐饮、消费、消防、公共服务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据工信部统计,目前我国有20多个省市把机器人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推进发展,机器人企业的数量超过了800个。
但工信部同时强调,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还存在问题。工信部部长苗圩、副部长辛国斌等就多次指出,在自主品牌、关键技术等方面,我国的机器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大多还是一些中低端产品,轴以上多关节的机器人供给能力相对较低。因此,机器人产业存在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
据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已达7.24万台,同比增长34.3%。同时,机器人企业不断发展,相关机器人产品和服务已经在机械、电子、化工、轻工、船舶、矿山开采、医疗手术、康复、餐饮、消费、消防、公共服务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据工信部统计,目前我国有20多个省市把机器人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推进发展,机器人企业的数量超过了800个。
但工信部同时强调,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还存在问题。工信部部长苗圩、副部长辛国斌等就多次指出,在自主品牌、关键技术等方面,我国的机器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大多还是一些中低端产品,轴以上多关节的机器人供给能力相对较低。因此,机器人产业存在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