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一带一路”英译更名背后
带着金丝边眼镜的54岁加拿大投资商安德鲁在温哥华的候机室,与邻座的一位中国商人聊起了他发现的一个有趣现象——以往对于中国“一带一路”的英文翻译“OneBeltOneRoad(简称为O-BOR)”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与之相对应的,theBeltandRoad(简称为B&R)”这一译法则越来越为媒体和学者们所青睐。
2015年初,在广州的安德鲁第一次接触到“一带一路”这个概念,彼时,“一带一路”的译法还没有官方规范,当时的“One BeltOneRoad”所对应的“一根腰带一条路”这样令人迷惑不解的直接翻译,使他并没有对此十分重视。加拿大百德凯利国际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孟女士回忆,“一带一路(OneBeltOne Road)”这个概念兴起的时候,普遍的理解是认为“一带一路”仅局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部分合作区域,如南亚、东南亚、南太平洋以及中西亚地区。而在2016年,加拿大全球保税交易中心(GTEC)项目开始立项,配合中国“一带一路”和加拿大的“北美亚太经济走廊门户计划”,开始了共同合作与开发——这正是2015年“一带一路(theBeltandRoad)”译法出台之后发生的事情。
“一带一路”纲领性文件的牵头起草人、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巡视员欧晓理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表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象征着不同文明、不同民族的平等交流,不能将“一带一路”机械地理解为一个“带”或一条“路”,更不是恢复古代的贸易通道,它是一面旗帜,倡议各国在更多的领域加强合作。
(摘自《经济观察报》)
2015年初,在广州的安德鲁第一次接触到“一带一路”这个概念,彼时,“一带一路”的译法还没有官方规范,当时的“One BeltOneRoad”所对应的“一根腰带一条路”这样令人迷惑不解的直接翻译,使他并没有对此十分重视。加拿大百德凯利国际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孟女士回忆,“一带一路(OneBeltOne Road)”这个概念兴起的时候,普遍的理解是认为“一带一路”仅局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部分合作区域,如南亚、东南亚、南太平洋以及中西亚地区。而在2016年,加拿大全球保税交易中心(GTEC)项目开始立项,配合中国“一带一路”和加拿大的“北美亚太经济走廊门户计划”,开始了共同合作与开发——这正是2015年“一带一路(theBeltandRoad)”译法出台之后发生的事情。
“一带一路”纲领性文件的牵头起草人、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巡视员欧晓理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表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象征着不同文明、不同民族的平等交流,不能将“一带一路”机械地理解为一个“带”或一条“路”,更不是恢复古代的贸易通道,它是一面旗帜,倡议各国在更多的领域加强合作。
(摘自《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