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贵州银行安顺分行发放首笔“扶贫产业基金”
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本报讯(谭飞芳)为支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走工业规模化发展,带动多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增收脱贫,6月6日,由贵州银行安顺分行主理的安顺市首笔“脱贫攻坚扶贫产业子基金”成功落地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安顺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区香菇基地建设项目募集资金1176万元,期限36个月,利率按人行同期基准利率下浮5%。节约了该企业融资成本,有效缓解了其流动资金紧张难题,也加快了安顺市脱贫攻坚步伐。
菌包和香菇销售是安顺开发区宋旗镇传统村集体经济,建有22个大棚,受产能落后、规模偏小影响,难以扩展市场带动脱贫。随着市场需求趋旺,2016年,安顺将食用菌纳入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把香菇种植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由农业投资公司、自然人、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了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采取“政府平台公司主导,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支撑,村集体及农民自愿土地入股”的模式,实施“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户零风险”规范化经营,基地“统一建设大棚,统一生产菌包,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保底收购”,使种植食用菌农户有保底、有利润、能发展、能致富。目前,该项目一期投资2500万元,基地占地面积300亩,有480个大棚,1500平方米的接种温室,初步建成标准化香菇生产基地,并已进入贵州省脱贫攻坚基金项目库。
以食用菌产业为脱贫攻坚突破口,带领贫困群众同步奔小康,离不开金融扶贫支持。贵州银行安顺分行把“精准扶贫、微利扶贫”理念融入金融扶贫工作中,在贵州银行总行支持下,该行服务团队理解吃透政策,掌握规范操作流程,细化基金主理银行业务调查评价,完成风控审核,确保了该基金推介和资金投放的准确高效。
“贵州银行这么支持,太感谢了!”作为安顺第一家获取扶贫产业子基金的实体企业,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霞表示:“有了1176万元的流动资金,我们能扩建2万平方米的恒温棚,实现日产20万棒菌包,使17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带动贫困人口年均增加收入8000元/人;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125人,带动贫困人口年均增加收入2万元/人。迅速推进与安顺西秀区、镇宁县、普定县、黄果树、平坝区近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棒菌包购买回收协议,辐射带动1000余贫困户发展香菇种销,预计全年菌包和香菇利润实现3000万元。”
据悉,该基金是按照《贵州脱贫攻坚投资基金设立方案》,由贵州省财政厅委托贵州脱贫基金公司会同金融机构、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共同发起的有限合伙制基金。基金总规模初设1200亿元,财政性资金和金融机构按15%比例出资,基金遵循“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风险可控”的原则,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组织实施,政府通过财政出资、明确投资方向、界定投资范围、提供分险增信服务等方式发挥主导作用。产业基金的投资对象,为贵州省境内注册和纳税的、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就业、脱贫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林业产业、加工业、农业服务业、农产品流通业、农业信息化、旅游业、大健康产业、农村互联网产业,在贵州省经营期限不低于基金投资存续期的法人企业。受资企业建立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基金投资同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该企业就业人数挂钩、“企业+合作社+农户”、股权合作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
本报讯(谭飞芳)为支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走工业规模化发展,带动多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增收脱贫,6月6日,由贵州银行安顺分行主理的安顺市首笔“脱贫攻坚扶贫产业子基金”成功落地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安顺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区香菇基地建设项目募集资金1176万元,期限36个月,利率按人行同期基准利率下浮5%。节约了该企业融资成本,有效缓解了其流动资金紧张难题,也加快了安顺市脱贫攻坚步伐。
菌包和香菇销售是安顺开发区宋旗镇传统村集体经济,建有22个大棚,受产能落后、规模偏小影响,难以扩展市场带动脱贫。随着市场需求趋旺,2016年,安顺将食用菌纳入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把香菇种植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由农业投资公司、自然人、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了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采取“政府平台公司主导,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支撑,村集体及农民自愿土地入股”的模式,实施“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户零风险”规范化经营,基地“统一建设大棚,统一生产菌包,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保底收购”,使种植食用菌农户有保底、有利润、能发展、能致富。目前,该项目一期投资2500万元,基地占地面积300亩,有480个大棚,1500平方米的接种温室,初步建成标准化香菇生产基地,并已进入贵州省脱贫攻坚基金项目库。
以食用菌产业为脱贫攻坚突破口,带领贫困群众同步奔小康,离不开金融扶贫支持。贵州银行安顺分行把“精准扶贫、微利扶贫”理念融入金融扶贫工作中,在贵州银行总行支持下,该行服务团队理解吃透政策,掌握规范操作流程,细化基金主理银行业务调查评价,完成风控审核,确保了该基金推介和资金投放的准确高效。
“贵州银行这么支持,太感谢了!”作为安顺第一家获取扶贫产业子基金的实体企业,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霞表示:“有了1176万元的流动资金,我们能扩建2万平方米的恒温棚,实现日产20万棒菌包,使17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带动贫困人口年均增加收入8000元/人;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125人,带动贫困人口年均增加收入2万元/人。迅速推进与安顺西秀区、镇宁县、普定县、黄果树、平坝区近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棒菌包购买回收协议,辐射带动1000余贫困户发展香菇种销,预计全年菌包和香菇利润实现3000万元。”
据悉,该基金是按照《贵州脱贫攻坚投资基金设立方案》,由贵州省财政厅委托贵州脱贫基金公司会同金融机构、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共同发起的有限合伙制基金。基金总规模初设1200亿元,财政性资金和金融机构按15%比例出资,基金遵循“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风险可控”的原则,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组织实施,政府通过财政出资、明确投资方向、界定投资范围、提供分险增信服务等方式发挥主导作用。产业基金的投资对象,为贵州省境内注册和纳税的、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就业、脱贫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林业产业、加工业、农业服务业、农产品流通业、农业信息化、旅游业、大健康产业、农村互联网产业,在贵州省经营期限不低于基金投资存续期的法人企业。受资企业建立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基金投资同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该企业就业人数挂钩、“企业+合作社+农户”、股权合作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