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成就业潜能地区
《21世纪经济报道》日前刊登欧阳觅剑的文章说,城镇新增就业是衡量政府部门就业工作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计,今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9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有500多万,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超过40万,还要考虑100多万去产能行业职工安置和三四百万新增农民工就业问题,就业压力不容忽视。大致计算,约有1700多万“新人”要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其中多数人的就业要在下半年解决。
近日由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6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其中,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2届的54%上升为2016届的56%。这就是说,现在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在三四线城市就业,而且比例还在增长。更多的农民工选择就近就业。2016年,本地农民工11237万人,比上年增加374万人,增长3.4%,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比上年增加50万人,增长0.3%,增速较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中西部地区和三四线城市需要容纳越来越多的就业,这既是因为东部沿海和一二线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也是因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漂泊在外会有更高的收入,但生活成本也可能会更高。考虑到这些变化,要促进充分就业,中西部地区和三四线城市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在这些地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而且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近日由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6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其中,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2届的54%上升为2016届的56%。这就是说,现在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在三四线城市就业,而且比例还在增长。更多的农民工选择就近就业。2016年,本地农民工11237万人,比上年增加374万人,增长3.4%,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比上年增加50万人,增长0.3%,增速较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中西部地区和三四线城市需要容纳越来越多的就业,这既是因为东部沿海和一二线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也是因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漂泊在外会有更高的收入,但生活成本也可能会更高。考虑到这些变化,要促进充分就业,中西部地区和三四线城市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在这些地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而且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