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百变“老中医”的忽悠链
  日前,一位数年间活跃在多个电视台,身兼9个身份的“专家”在微博上“火了”。这位自称“刘洪滨”的“专家”频频在多个省级卫视出镜,在不同药品之间切换自如。年轻人未必知道她,但家中老人很可能已经无数遍地看过她参与的广告推销。
  事实上,像“刘洪滨”这样的“专家”还有很多,记者调查发现,在这些所谓“神医”背后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记者在网上看到了一份涉及刘洪滨所推销的“药王风痛方”的案件,法院的判决书详细披露了相关人员通过电视购物包装销售假药的过程。
  判决书揭露,骗子会成立专门做电视购物经营的公司,然后购入“产品”并更名,包装成“药品”,再通过传播公司到电视台做养生节目推广,同时留下联系电话。一旦有人上钩来电,就由经过套路培训的“健康顾问”大肆忽悠、兜售。判决书显示,涉案公司通过上述方式推销“御医风痛方”和“药王风痛方”,三个月内销售金额就达到人民币669万元。
  目前,各家卫视、地面频道和城市电视台均有养生类节目播出,曾在北京一家广告传媒公司工作过的王女士透露,有些中医养生节目,聘请的确实是真的专家、医生,而如果拍摄的是广告,则请来的“专家”身份就难以保证。王女士所在的公司也拍摄一些药品类广告,主要有性保健药品、减肥纤体产品等,在这类广告中,公司请来的所谓专家和减肥成功者绝大部分都是四处找来的临时演员。当时拍摄一天的费用也就在2000元左右。而广告的脚本完成的速度更快。
  王女士说,有时公司也热衷于寻找一些外国演员扮演专家,一是看起来专业,二是不易被曝光。这些广告制作完成以后多数由商家自己寻找投放平台投放,规模大一点的公司也会负责联系投放平台,以各级电视台为主。
  近日,记者以一名保健品厂商身份致电某传媒公司,向其发送了刘红滨在甘肃卫视出镜的一画面,对方称这是“专题片”,可以在电视台购买时间段播出,平均价格在5000-8000元/分/次,播出时间段一般是上午10点半,下午13点半左右,连续播7次以上有优惠。
  不少人提出疑问:播放这些虚假广告,媒体是否应该承担责任?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通过电视购物出售的“药品”往往都没有药品批号,“吃不好也吃不坏”,因此消费者要求播放此类节目的电视台赔偿,难度很大。
  (综合《法制晚报》、澎湃新闻网)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