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资金融通一带一路的“金融力量”
  ——习近平“一带一路”金融工作论述浅析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资金融通”问题已经越来越重要和越来越紧迫。2017年7月14日至15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搞好相关制度设计。”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中“资金融通”的一系列论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建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路一带”国家战略,为新阶段中国对外开放确定了目标和方向。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习近平主席将“货币流通”作为五大领域之一。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扎实推进,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聚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其中,“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五通”战略的内容之一。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迫切要求
  “一带一路”建设的五大基本内容是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核心是建设一批大项目和推动沿线各国产业的发展。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他指出:“产业是经济之本。我们要深入开展产业合作,推动各国产业发展规划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抓好大项目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抓住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新机遇,培育新业态,保持经济增长活力。”而要推动产业发展最迫切的为题是资金投入不足,因此,习近平强调,“融资瓶颈是实现互联互通的突出挑战。”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算,2016年至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合意投资需求至少在10.6万亿美元以上。“一带一路”沿线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这些国家发展水平不一,经济基础相对较弱,资金和技术缺口巨大,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投融资体系和投融资平台建设。
  建设服务“一带一路”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
  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8项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切实推进金融创新,创新国际化的融资模式,深化金融领域合作,打造多层次金融平台,建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再次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我们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习近平指出:“中国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和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9个项目提供17亿美元贷款,‘丝路基金’投资达40亿美元,中国同中东欧‘16+1’金融控股公司正式成立。这些新型金融机制同世界银行等传统多边金融机构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层次清晰、初具规模的‘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同时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我们还将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及其他多边开发机构合作支持‘一带一路’项目,同有关各方共同制定‘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一带一路”建设资金融通中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国财政部配合有关部门逐步扩大对外援助支持力度,安排实施了一批公路、铁路、光缆、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有力促进了受援国的经济和民生事业发展。同时,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通过设立境外股权投资基金、境外人民币专项贷款、多双边产能合作专项贷款等方式,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能合作和金融合作等项目。但是,“一带一路”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单靠政府投资满足不了需要。从长远看,促进资金融通,需要沿线国家共同参与,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进一步完善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多元化融资体系。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注重发挥好政府的作用。从实际情况看,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建设的潜力巨大。多边开发机构在发展融资方面经验丰富,可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充分调动国内外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切实推进金融创新,深化金融领域合作,构建多边多元的融资机制。
  关于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3年10月2日,正在印尼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苏西洛总统在雅加达举行会谈。习近平提出,“为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方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2015年6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的各国代表团团长。习近平指出,“中国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的是推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这一倡议得到域内外国家积极响应。签署《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标志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步伐,展示了各方对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庄严承诺,体现了各方团结合作、开放包容、共谋发展的务实行动。”习近平强调,“今天各成员国本着团结合作、开放包容的精神,达成了高质量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只要大家继续秉持多边合作精神,就一定能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同建设成一个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新平台,为亚洲基础设施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16年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行开业仪式,习近平发表致辞。习近平在致辞中明确指出了成立亚投行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亚投行正式成立并开业,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具有重大意义,顺应了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演变的趋势,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他强调,“亚投行应该奉行开放的区域主义,同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相互补充,应该以其优势和特色给现有多边体系增添新活力,促进多边机构共同发展,努力成为一个互利共赢和专业高效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在提高地区基础设施融资水平、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他还提出,“亚投行应该结合国际发展领域新趋势和发展中成员国多样化需求,创新业务模式和融资工具,帮助成员国开发更多高质量、低成本的基础设施项目。亚投行以发展中成员国为主体,同时包括大量发达成员国,这一独特优势使其能够成为推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习近平在致辞中还指出,“亚洲基础设施融资需求巨大,是一片广阔的蓝海,新老机构互补空间巨大,可以通过开展联合融资、知识共享、能力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良性竞争,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提升多边开发机构对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他强调,“我期待并坚信,通过各成员国携手努力,亚投行一定能成为专业、高效、廉洁的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为促进亚洲和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增添新力量!”
  切实贯彻习近平“一带一路”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我们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紧紧围绕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合作的融资需求,动员各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协同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融资体系,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统筹政府和市场力量,把正确处理这一关系作为核心和关键问题。首先要有效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促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形成服务区域基础设施规划的融资安排,对意义重大的战略性项目,政府发展援助、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主权财富基金以及国有企业等公共性质的投资应形成强大合力,发挥资金垫底和关键引导作用。近期应将有限资金集中投向重点地区、重点国家,抓好关键项目、示范性项目,少花钱多办事,集中力量办大事,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一带一路”建设还是要靠市场的力量,要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国内国际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实现世界各方资金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要通过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关键作用带动私人资本不断进入,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必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创新融资模式、渠道、工具与服务,发展和完善股权融资市场和本币债券市场,形成一整套的金融政策组合工具。
  第二,统筹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作用,把商业金融机构作为“一带一路”项目开发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发挥政策性资金的关键作用,还涉及大量配套金融服务,包括代理行关系、银团贷款、资金结算和清算、项目贷款、账户管理、风险管理等,均需要加快推进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网络化布局,提高对贸易的金融服务能力,才能形成金融和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以点带面,由线到片,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和完善资金管理机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强大、稳定、可持续的融资支持。根据这一思路,可在西安创建“一带一路国际金融平台”,包括“一带一路国际票据交易所”、“一带一路国际金融论坛”、“一带一路国际金融研究院”,以及以社会资本和外资为主要资金来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丝路产业发展基金和“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发展基金”等。这个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的重大项目,将在配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战略布局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在金融机构与金融服务网络化布局过程中,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英国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表示,“伦敦拥有金融专业支持、专业的法律服务和设计金融项目的能力,我们相信这可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资源相结合,能为巨大的基础设施项目需求提供融资。”
  第三,统筹国内和国际金融资源,把国际金融资源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一方面,必须充分运用我国政府发展援助、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等国内资金资源的垫底作用,多年来,我国在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市场化运作的丝路基金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参与度也在不断提升,具有实力较强和影响力大等诸多优势,完全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展身手,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国外主权财富基金和机构投资者拥有巨额资金和丰富的知识资源,必须把这些国际金融资源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充分调动国际金融资源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打造风险可控、收益可观、利益共享的重点项目和产业链,实现国际国内金融资源相互补充,共同建设“一带一路”融资机制。
  第四,统筹国际多边和双边合作,充分发挥双边合作的关键作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大多数项目属于双边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贸易投资和产能合作等项目,要高度重视双边融资合作,用好我国与资金使用国两种金融资源、两个金融市场,统筹建设好双边合作项目。同时,充分发挥多边开发机构较强的召集力,比如世界银行和亚投行的作用,探讨既符合多边开发机构各自宗旨及发展战略,又契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领域,通过联合融资、平行融资、三方合作、多方合作等不同形式,开展“一带一路”相关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雷璟思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