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陕西旅游资源被垄断,是喜还是忧?
陕西作为旅游大省,依托周秦汉唐等历史文化遗产以及风貌各异的自然生态遗产,旅游产业发展迎来最好的时期。近年来,在“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调控中,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核驱动,一批有实力的旅游集团应运而生。比如,以陕西文化旅游开发为主的陕旅集团、以资产管理运营为主的西旅集团、以创意包装策划文化遗产为主的曲文旅三家旅游集团先后登陆资本市场。
从隶属关系上来看,这三家旅游集团分属不同的省、市、开发区,在活跃市场竞争的同时,却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利益纠纷,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陕西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就三家集团旗下的景区来看,还存在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休闲、度假、体验类旅游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如何紧抓陕西当下的大好发展时机,借着“全域旅游”的东风,扬长避短、转型升级,更加合理地整合全省旅游资源、推出更精致和丰富的旅游产品、提供更贴心和智能的体验服务,是拥有全省大部分旅游资源的三大企业必须解答的重要考题。
西安旅游集团
秦风网通报李大有严重违纪
从今年4月被西安市纪委约谈后,西旅集团很多干部一直都过得“心惊胆战”。为此,时任集团董事长的李大有还就纪委约谈召开过干部大会。然而始料不及的是,不久后,李大有就被带走调查。7月3日,陕西省纪委发布消息:李大有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
“他在任的十余年,西旅的发展一直偏离市场,一直引以为傲的两家上市平台一直没有进行战略性融资,这几年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该集团一名老员工告诉坊叔。
作为西安的老牌国企,西旅是个产业线较丰富的“杂家”。集团旗下不但有西安旅游和西安饮食两家上市平台,还有多个景区,如西安野生动物园、翠华山景区和南五台景区,同时还拥有西安惠群集团、钟楼饭店、金花饭店、西京国际酒店、永宁宫、常宁宫,以及春发生、老孙家、德发长、西安饭庄等老字号饭店。
西安唐城百货大厦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一心多难用,而作为拥有多种经营业务的“杂家”,西旅似乎在产品和服务上,难以“精心”。比如,其旗下的秦岭野生动物园,多次被媒体、游客曝光管理混乱、跟不上旅游市场发展。金华酒店、钟楼饭店等经营模式单一,上林宫酒店、翠华山住宿条件差……
另一方面,在机制、体制、市场等多方面的冲击下,一些耳熟能详的景区和老字号,开始走下坡路,比如唐城百货2008年关店歇业。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眼界不够宽,发展思路有些狭隘,用人机制死板,缺乏走出去战略等。”一位业内专家说。
秦岭野生动物园游客翻墙逃票
7月1日,西安饮食发布公告称,西安饮食的控股股东西安旅游集团(简称西旅集团)与华侨城集团签署了《关于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根据协议,转让完成后,华侨城集团将拥有西安饮食15%的股份以及21.04%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成为新的控股股东。西安饮食实际控制人,也将由西旅集团背后的西安市国资委,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如果西旅再不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发展战略、引进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式,在市场互联网+的冲击下,“靠吃老祖宗饭”的粗放式发展,坊叔担心,几年后,一些西安老字号,很有可能被取而代之。
陕西旅游集团
陕旅集团战略布局
相比“花花公子”西旅的多线发展,陕旅显得更“专情”一些,专注以文化旅游为主要发展战略,分关中、陕南、陕北三大文化旅游板块。
思路决定出路。2015年,肩负着整合全省旅游资源的重任,有着十余年曲江系任职经历的周冰掌舵陕旅集团,确立了文化+旅游的曲江发展模式。
随即,陕旅集团迎来自己“拉伸骨架”的初期成长,先后在关中、陕北、陕南进行项目开发投资,成立了各地市二级公司,这对缓解陕西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均衡起到了促进作用。
文化+旅游的曲江发展模式
如何盘活、整合陕西自然生态历史人文资源?从目前全省的旅游发展来看,文化+旅游似乎是项目开发和城市建设的不二法门。按照周冰的布局,文化旅游中心区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模式,由开发区管委会行使部分政府职能,由集团公司承担建设运营及投融资平台职能,管委会和集团在职能方面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开发管理团队。
期待在接下来的旅游发展新纪元里,陕旅可以真正突破以土地为核心资源的人造景区及盈利模式,寻找到适用当下陕西旅游发展要求的新思路。
曲江文旅
曲江文旅运营的主要景区的分布(红色区域为曲江新区的大致范围)
西安作为发展较早的传统旅游目的地,近年来也面临国内旅游市场向度假旅游转型升级的挑战。
今年6月19日,华侨城集团与西安市政府签下大单,未来5年,华侨城集团将在西安市投资2380亿元,以“周秦汉唐文化+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为主线,实施“1+7”系列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城镇化”大载体、大平台、大产业。
关于华侨城收购曲文旅的消息,终于在7月1日发布:华侨城西部投资拟对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取得其51%的股份并成为其控股股东。本次增资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变更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380亿华侨城系列重大项目落户西安。
曲江文旅是曲江文投旗下唯一上市平台,但据业内人士称,“近年来经营业绩表现平平”。而曲江文旅上市资产基本为旅游资产,曲江景区运营管理近几年一直是曲江文旅最重要的主营业务,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曲江极地公园的景区运营收入占了曲江文旅的半壁江山。
此次华侨城的控股,对于曲文旅来说,将是实现转型发展的一次难得的机遇。
但在这里,笔者要提醒的是:旅游业发展期确实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却同样也需要大量的民营资本进入,才能盘活更多的旅游资源。
2016年陕西接待境内外游客44912.92万人次,同比增长16.45%,旅游总收入3813.43亿元,同比增长26.87%。陕西旅游市场仍是一个巨大的“潜力股”,但陕西三大旅游国企发展稍显“力不从心”。
重视旅游产业“量的增长”,忽视“质的发展”;发展方式粗放、结构失衡、综合效益不高;同质化发展严重、区域化发展不平衡……这些都是陕西省旅发委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
纵观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国企旅游公司改革加快,大多数企业走上了通过引入战略合作者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发展新兴旅游业态的路子。例如宋城演艺凭借“文化景区+旅游演艺”模式,从杭州宋城大本营,复制到丽江、三亚、九寨沟等旅游目的地,且单个项目能贡献利润几千万元。
陕西旅游事业发展亦需要解放思想,实施走出去战略,同样也需要敞开胸怀,迎接外来资本和国内知名旅游行业巨头。打破以观光旅游为主的现状,实现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型升级,推动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迈进。林巴方
从隶属关系上来看,这三家旅游集团分属不同的省、市、开发区,在活跃市场竞争的同时,却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利益纠纷,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陕西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就三家集团旗下的景区来看,还存在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休闲、度假、体验类旅游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如何紧抓陕西当下的大好发展时机,借着“全域旅游”的东风,扬长避短、转型升级,更加合理地整合全省旅游资源、推出更精致和丰富的旅游产品、提供更贴心和智能的体验服务,是拥有全省大部分旅游资源的三大企业必须解答的重要考题。
西安旅游集团
秦风网通报李大有严重违纪
从今年4月被西安市纪委约谈后,西旅集团很多干部一直都过得“心惊胆战”。为此,时任集团董事长的李大有还就纪委约谈召开过干部大会。然而始料不及的是,不久后,李大有就被带走调查。7月3日,陕西省纪委发布消息:李大有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
“他在任的十余年,西旅的发展一直偏离市场,一直引以为傲的两家上市平台一直没有进行战略性融资,这几年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该集团一名老员工告诉坊叔。
作为西安的老牌国企,西旅是个产业线较丰富的“杂家”。集团旗下不但有西安旅游和西安饮食两家上市平台,还有多个景区,如西安野生动物园、翠华山景区和南五台景区,同时还拥有西安惠群集团、钟楼饭店、金花饭店、西京国际酒店、永宁宫、常宁宫,以及春发生、老孙家、德发长、西安饭庄等老字号饭店。
西安唐城百货大厦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一心多难用,而作为拥有多种经营业务的“杂家”,西旅似乎在产品和服务上,难以“精心”。比如,其旗下的秦岭野生动物园,多次被媒体、游客曝光管理混乱、跟不上旅游市场发展。金华酒店、钟楼饭店等经营模式单一,上林宫酒店、翠华山住宿条件差……
另一方面,在机制、体制、市场等多方面的冲击下,一些耳熟能详的景区和老字号,开始走下坡路,比如唐城百货2008年关店歇业。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眼界不够宽,发展思路有些狭隘,用人机制死板,缺乏走出去战略等。”一位业内专家说。
秦岭野生动物园游客翻墙逃票
7月1日,西安饮食发布公告称,西安饮食的控股股东西安旅游集团(简称西旅集团)与华侨城集团签署了《关于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根据协议,转让完成后,华侨城集团将拥有西安饮食15%的股份以及21.04%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成为新的控股股东。西安饮食实际控制人,也将由西旅集团背后的西安市国资委,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如果西旅再不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发展战略、引进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式,在市场互联网+的冲击下,“靠吃老祖宗饭”的粗放式发展,坊叔担心,几年后,一些西安老字号,很有可能被取而代之。
陕西旅游集团
陕旅集团战略布局
相比“花花公子”西旅的多线发展,陕旅显得更“专情”一些,专注以文化旅游为主要发展战略,分关中、陕南、陕北三大文化旅游板块。
思路决定出路。2015年,肩负着整合全省旅游资源的重任,有着十余年曲江系任职经历的周冰掌舵陕旅集团,确立了文化+旅游的曲江发展模式。
随即,陕旅集团迎来自己“拉伸骨架”的初期成长,先后在关中、陕北、陕南进行项目开发投资,成立了各地市二级公司,这对缓解陕西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均衡起到了促进作用。
文化+旅游的曲江发展模式
如何盘活、整合陕西自然生态历史人文资源?从目前全省的旅游发展来看,文化+旅游似乎是项目开发和城市建设的不二法门。按照周冰的布局,文化旅游中心区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模式,由开发区管委会行使部分政府职能,由集团公司承担建设运营及投融资平台职能,管委会和集团在职能方面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开发管理团队。
期待在接下来的旅游发展新纪元里,陕旅可以真正突破以土地为核心资源的人造景区及盈利模式,寻找到适用当下陕西旅游发展要求的新思路。
曲江文旅
曲江文旅运营的主要景区的分布(红色区域为曲江新区的大致范围)
西安作为发展较早的传统旅游目的地,近年来也面临国内旅游市场向度假旅游转型升级的挑战。
今年6月19日,华侨城集团与西安市政府签下大单,未来5年,华侨城集团将在西安市投资2380亿元,以“周秦汉唐文化+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为主线,实施“1+7”系列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城镇化”大载体、大平台、大产业。
关于华侨城收购曲文旅的消息,终于在7月1日发布:华侨城西部投资拟对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取得其51%的股份并成为其控股股东。本次增资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变更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380亿华侨城系列重大项目落户西安。
曲江文旅是曲江文投旗下唯一上市平台,但据业内人士称,“近年来经营业绩表现平平”。而曲江文旅上市资产基本为旅游资产,曲江景区运营管理近几年一直是曲江文旅最重要的主营业务,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曲江极地公园的景区运营收入占了曲江文旅的半壁江山。
此次华侨城的控股,对于曲文旅来说,将是实现转型发展的一次难得的机遇。
但在这里,笔者要提醒的是:旅游业发展期确实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却同样也需要大量的民营资本进入,才能盘活更多的旅游资源。
2016年陕西接待境内外游客44912.92万人次,同比增长16.45%,旅游总收入3813.43亿元,同比增长26.87%。陕西旅游市场仍是一个巨大的“潜力股”,但陕西三大旅游国企发展稍显“力不从心”。
重视旅游产业“量的增长”,忽视“质的发展”;发展方式粗放、结构失衡、综合效益不高;同质化发展严重、区域化发展不平衡……这些都是陕西省旅发委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
纵观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国企旅游公司改革加快,大多数企业走上了通过引入战略合作者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发展新兴旅游业态的路子。例如宋城演艺凭借“文化景区+旅游演艺”模式,从杭州宋城大本营,复制到丽江、三亚、九寨沟等旅游目的地,且单个项目能贡献利润几千万元。
陕西旅游事业发展亦需要解放思想,实施走出去战略,同样也需要敞开胸怀,迎接外来资本和国内知名旅游行业巨头。打破以观光旅游为主的现状,实现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型升级,推动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迈进。林巴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