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你就是一个产品经理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媒体,普通个人可以影响几十人,自媒体人可以影响几十万乃至几百万人。信息的传达不再掌握在极少数的传统媒体里,个人及自媒体的影响力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互联网电子商务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商品价格变得透明,直接压缩了原来属于经销商和代理商们的利润空间。这些商业影响,最终引起新的商业革命,这些变化根本上是思维模式上的改变。
那么企业家个人又该如何来转变固有的思维,达到重启状态呢?
打动用户内心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为兴趣情感埋单,产品更多的是要打动用户。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产品,面向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你的上司,这时候你是否有良好的用户思维,如果没有,又怎么可能做出打动别人的产品?只有将个人视为产品链的一部分,真正地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探索,才有机会发掘出用户的真正需求,重启的大门才能打开。
这对很多传统企业家来说就变得不可理解,以前只要把产品生产出来,打打广告就可以找经销商卖出去了。现在还要想着产品在哪里打动用户,就需要企业去思考产品更高层次的意义。手机不只是打电话、上网的工具,你要把它做成一个艺术品。软件成了很多产品的灵魂,功能是否贴心、设计是否有情怀。这些恐怕已经颠覆了传统企业家对产品和品牌的理解,更不用说什么粉丝经济和社群经济了。
所以,互联化的思维模式变化第一条就是以用户为中心,这也是很多个人和媒体鼓吹“这是一个产品经理时代”的原因。企业的创始人要更多地拥有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经理思维,这已经慢慢变得必不可少。
学会做“减法”
广告红利的时代已经结束,产品的信息不对称也已经不再存在。现在产品的同质化已经非常严重,所以需要创业者更多地从细化领域满足用户的某一需求,再借助社会化传播来不断获得口碑和更多用户。这就要求我们现在要有精益创业的思维模式。
比如你要做企业化应用,若一开始就想什么功能都做,会把战线拉得太长。这样会分散有限的精力和财力,同时也没法让自己的产品作出明显区分。按精益创业的思维,一开始应该集中所有的资源满足用户的某一需求,把一个功能点比如企业内部通讯或协作功能做到极致。这样不仅可以与其他产品在这一功能点上拉开明显的差距,也可快速在有限的资源下获得更多的用户。随着用户规模的发展和下一轮融资的到位,再根据资源和需求慢慢扩展功能。这需要创业者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抛弃追求“大而全”的思想,要知道“做减法”远难于“做加法”。
用极简思维做事
企业发展之迅速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BAT花了十多年时间收获千亿美元估值,小米不到五年时间估值300多亿美元,而成立不过三四年达到几亿乃至几十亿美元的创业企业也可举出不少案例。这些都只有在移动互联网的今天才会涌现。
高速发展的企业,就要相应的管理模式配套。只有去中心化的管理思维,才能精益创业,才能形成小团队作战,达到高效决策,从而对形势作出快速应变。去中心化的管理不是简单地拟一个公司规章文件就可实现的,需要两个前提条件:对团队的信任授权和优秀人才的聚集。而优秀人才特别是现在的90后,更多地为乐趣和自我价值实现而工作,这需要公司形成自己的文化去吸引。
李越
那么企业家个人又该如何来转变固有的思维,达到重启状态呢?
打动用户内心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为兴趣情感埋单,产品更多的是要打动用户。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产品,面向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你的上司,这时候你是否有良好的用户思维,如果没有,又怎么可能做出打动别人的产品?只有将个人视为产品链的一部分,真正地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探索,才有机会发掘出用户的真正需求,重启的大门才能打开。
这对很多传统企业家来说就变得不可理解,以前只要把产品生产出来,打打广告就可以找经销商卖出去了。现在还要想着产品在哪里打动用户,就需要企业去思考产品更高层次的意义。手机不只是打电话、上网的工具,你要把它做成一个艺术品。软件成了很多产品的灵魂,功能是否贴心、设计是否有情怀。这些恐怕已经颠覆了传统企业家对产品和品牌的理解,更不用说什么粉丝经济和社群经济了。
所以,互联化的思维模式变化第一条就是以用户为中心,这也是很多个人和媒体鼓吹“这是一个产品经理时代”的原因。企业的创始人要更多地拥有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经理思维,这已经慢慢变得必不可少。
学会做“减法”
广告红利的时代已经结束,产品的信息不对称也已经不再存在。现在产品的同质化已经非常严重,所以需要创业者更多地从细化领域满足用户的某一需求,再借助社会化传播来不断获得口碑和更多用户。这就要求我们现在要有精益创业的思维模式。
比如你要做企业化应用,若一开始就想什么功能都做,会把战线拉得太长。这样会分散有限的精力和财力,同时也没法让自己的产品作出明显区分。按精益创业的思维,一开始应该集中所有的资源满足用户的某一需求,把一个功能点比如企业内部通讯或协作功能做到极致。这样不仅可以与其他产品在这一功能点上拉开明显的差距,也可快速在有限的资源下获得更多的用户。随着用户规模的发展和下一轮融资的到位,再根据资源和需求慢慢扩展功能。这需要创业者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抛弃追求“大而全”的思想,要知道“做减法”远难于“做加法”。
用极简思维做事
企业发展之迅速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BAT花了十多年时间收获千亿美元估值,小米不到五年时间估值300多亿美元,而成立不过三四年达到几亿乃至几十亿美元的创业企业也可举出不少案例。这些都只有在移动互联网的今天才会涌现。
高速发展的企业,就要相应的管理模式配套。只有去中心化的管理思维,才能精益创业,才能形成小团队作战,达到高效决策,从而对形势作出快速应变。去中心化的管理不是简单地拟一个公司规章文件就可实现的,需要两个前提条件:对团队的信任授权和优秀人才的聚集。而优秀人才特别是现在的90后,更多地为乐趣和自我价值实现而工作,这需要公司形成自己的文化去吸引。
李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