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就业不只是“利益对接”
  《光明日报》日前刊登林圣哲的文章说,近期,多个二线城市积极投身“百万人才大战”,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无论是武汉推出的九大政策,长沙发布的“人才新政22条”,还是成都大力推进的“蓉漂”计划、人才安居工程,南京发布的《人才安居办法》,都在力推以落户指标、住房保障、安置补助为主打的保障政策。这种集体性的行动再次表达了一种趋势的强化:户口、住房、补贴已成为大多数毕业生择业时最为关心的内容,城市的人才招纳政策正在按这一代高校毕业生的普遍诉求进行“定制”。
  然而,在幅员辽阔的中国,还有许多不知名却急需人才的地方,难以在“百万人才大战”中刷出存在感,若是所有毕业生均以“利益对接”为标准选择就业去向,这些地方又该如何引进人才?
  诚然,物质
  生活的保障是
  基础,年轻人在就业时对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有所考虑,也无可厚非。但是,青年的选择就是国家的未来,如果年轻人只以“保障”“户口”“薪资”“城市”衡量就业,我国大片的后发地区就会处于“被抛弃”状态。而从年轻人自身的角度讲,就业不仅是为了谋求生计,而且还是开掘和发现人生价值的途径。这种“开掘”,需要更宽的视域。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