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火炉天催生避暑经济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三季度,城镇和农村居民整体出游意愿环比持续上升,达到84.9%。明确有出游意愿的居民中,65.3%的受访者表示,会将目的地是否具备“避暑”因素作为主要决策考虑条件。
从地域来看,中国的避暑旅游地点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远距离避暑度假游,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南、东北等地,比如昆明、贵阳、凯里、长白山等地;另一类是周边游,也是目前增长最快的主题游,目的地集中在大城市周边,比如北京周边的北戴河、张家口、承德等地,类似的海滨、森林等地成为热门避暑地区。
携程大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城市在全国暑期游人群中的合计占比近14%,是旅游高消费人群的主要输出地。特别是北京,占比近7%,是最核心的客源城市。此外,重庆、成都、杭州等夏季高温城市也是重要客源地。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未来避暑游消费规模有望超过3000亿元产值。近三年,中国旅游研究院主要客源地实地问卷调查发现,80%以上的居民暑期计划出游1-3次,一半以上的受访居民计划出行天数在3-7天,其中家庭游是最主要的出游组织方式,暑期的避暑经济成为重点。据不同研究机构预测,中国的潜在市场超过1亿到2亿人次。
从地域来看,中国的避暑旅游地点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远距离避暑度假游,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南、东北等地,比如昆明、贵阳、凯里、长白山等地;另一类是周边游,也是目前增长最快的主题游,目的地集中在大城市周边,比如北京周边的北戴河、张家口、承德等地,类似的海滨、森林等地成为热门避暑地区。
携程大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城市在全国暑期游人群中的合计占比近14%,是旅游高消费人群的主要输出地。特别是北京,占比近7%,是最核心的客源城市。此外,重庆、成都、杭州等夏季高温城市也是重要客源地。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未来避暑游消费规模有望超过3000亿元产值。近三年,中国旅游研究院主要客源地实地问卷调查发现,80%以上的居民暑期计划出游1-3次,一半以上的受访居民计划出行天数在3-7天,其中家庭游是最主要的出游组织方式,暑期的避暑经济成为重点。据不同研究机构预测,中国的潜在市场超过1亿到2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