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有多少地方在“假装治污”
最近一段时间,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多地反馈督察意见,揭露了环保治污的种种乱象。比如,天津宁河区在落实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时敷衍塞责。为应付检查做表面文章,仅采取杂物堵塞排污口、设立挡水墙等临时性措施,管网建设等治本工程严重滞后。而天津的静海区水务局为应付环保督察,更是胆大妄为地编造会议纪要和工作台账。
显然,从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反馈来看,一些地方所谓的“铁腕治污”,不过更多是在口号、文件上。一些地方甚至数据造假,自欺欺人,但一深入调查,立刻露出马脚。这是在治污吗?称之为“假装治污”恐怕更为恰当些。类似的“假装治污”时下也非个别现象。
这几年来,尽管各地从政府文件到各种表态,环保总是被“高度重视”,但一些地方普通人的切身感受,却
总是与承诺相
脱节。“假装治
污”的背后,是一些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长期漠视,习惯成自然。
由此可见,环保在某些地方领导眼里的地位很低,是一项可有可无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一项可能拖累自己政绩的多余“作业”。但是,不管有些人假装得多么忙碌,演技多么高明,他们掩盖不了被破坏的大地、臭气熏天的河流和当地民众的怨言。
(摘自《新京报》)
显然,从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反馈来看,一些地方所谓的“铁腕治污”,不过更多是在口号、文件上。一些地方甚至数据造假,自欺欺人,但一深入调查,立刻露出马脚。这是在治污吗?称之为“假装治污”恐怕更为恰当些。类似的“假装治污”时下也非个别现象。
这几年来,尽管各地从政府文件到各种表态,环保总是被“高度重视”,但一些地方普通人的切身感受,却
总是与承诺相
脱节。“假装治
污”的背后,是一些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长期漠视,习惯成自然。
由此可见,环保在某些地方领导眼里的地位很低,是一项可有可无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一项可能拖累自己政绩的多余“作业”。但是,不管有些人假装得多么忙碌,演技多么高明,他们掩盖不了被破坏的大地、臭气熏天的河流和当地民众的怨言。
(摘自《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