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中国经济应慎言“新周期”
  “新周期”是一个新造词,引发了争议,其实质是当前经济理论的空白。主流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在是否“新”,而不在“周期”上。
  界定中国经济周期转换的指标,还得回到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上,主要看有没有新动力释放出新动能。
  从投资来看,当前的投资还是以政府投资为主,民间资本投资乏力。判断经济数据改善是否源自结构性改善,最重要的指标在于看民间投资是否形成了正常的、由投资回报率来驱动的投资繁荣。只要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在全社会投资中占比仍然显著超过20%(目前是40%),则经济低效是必然的,中国未来的经济改革,必须做到投资主体的切换。
  从消费来看,也并不乐观。从2011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呈现出平稳下降的趋势。2016年,受到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影响,汽车销售同比增速高达15.9%,拉动了当年的消费增长,但优惠政策透支了未来几年的汽车消费,2017年前四个月汽车累计销售同比增速已经降为-1.4%。在居民收入没有明显改善、没有出现新的消费热点之前,预计消费只会保持增速平稳下滑的趋势。
  从外需来看,外部需求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定,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效应不大。而美国经济增速已经接近潜在增速,特朗普的财政刺激政策前景并不明朗,欧洲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外部需求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
  显然,支撑“新周期”的动力并没有出现。我认为,作出中国经济从“新常态”转入了“新周期”,可能会进入一轮较为强劲的经济复苏的判断,为时尚早。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的稳定期,理论界与研究机构还是要慎言“新周期”,不妨再多观察。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7年第34期管清友席志刚/文)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