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金融科技遇到监管“天花板”
互联网巨头为何争相撕掉“金融”标签
  近期,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宣称“不做金融”。是什么让这些互联网巨头有这样的计划,不做金融背后又隐含什么样的谋算,传统银行又该怎么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呢?
  在金融行业强监管的大势下,曾经的Fintech公司纷纷向科技领域转型。最近,“不做金融”的提法又被越来越多互联网巨头们提起。
  真的不做金融?
  这种“转弯”和低调自然不是突然出现,背后反映出的是,曾经想要“用科技颠覆金融”的互联网公司,开始遇到了他们在杀进这个行业时未曾预想到的“透明的天花板”。
  表面上来看,这与对金融科技的监管逐步加码有关:中央多次强调要持牌经营,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监管措施不仅具体到细分业务领域,如现金贷持续收紧,第三方支付“断直连”,在宏观层面上也将针对非传统金融机构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牌照获取方面,监管层的审批存续标准也愈发严格,像滴滴、美团这样的企业同样要斥巨资“曲线”拿牌。
  巨头们真的不做金融吗?尽管京东金融和百度金融都表示,不会谋求金融全牌照,但金融业务目前仍在展开,京东金融不久前也刚传出参股安联财险的消息——“不做金融”,其实应该是不做不受监管的金融,不做法外之地的金融。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表示,“互金巨头肯定想做金融业务,但当前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方案一方面就是监管他们,需要结合起来思考。”
  为什么金融科技会遇到“监管”的天花板?
  从本质来看,金融的目的就是实现货币和资金这一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在金融的秩序中,永远都是现金为王、安全为王。
  从金融科技公司所创造的资金流动也说明了这一点:金融科技巨头的各项创新金融业务的资产,在证券化之后被体量更大、更强调安全性的投资者、基金、银行等逐层认购,达到了风险的逐步分散。在这样的一个体系中,作为“分子”的互联网公司做金融最强的优势就在于算法、技术和数据,作为“分母”的金融机构最强的优势在于资金的规模和成本,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从“技术”进入“金融”是以己之短逆流而上,也容易导致一系列的动作变形。
  金融创新者的一次集体反思
  “不做金融”更多程度上代表的是金融领域创新者们的一次集体反思:在金融强监管的大趋势下,不光会有一批非持牌机构和监管套利机构失去生存空间,金融科技领域无论是行业龙头还是初创企业们,未来都会面临更多的金融业务限制,于是发挥自身科技公司的优势,利用流量和技术赚金融的钱,以“合作者”而非“竞争者”的姿态出现,更有利于长远发展。
  从“Fintech”到“Techfin”,看起来只是“蛋炒饭”和“饭炒蛋”的区别,但对互联网公司来说,不仅可以更专注于自己的优势领域,更让这些巨头们从金融之外,看到用科技金融手段改变其他行业、做出更大的蛋糕的可能——在蚂蚁金服、百度金融等巨头都在考虑分拆的背景下,这样的思路有望为这些单飞的金融科技公司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银行们怎么办?
  这种转型做平台输出技术、赋能金融行业的典型案例之一,就是去年BATJ与传统银行们的“联姻潮”:腾讯与中国银行成立联合实验室,与招商银行成立安全反欺诈实验室;京东与工商银行启动全面合作,推出“工银小白”数字银行等。
  BAT都已经有自己的银行牌照,为什么还要“牵手”传统银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的资金优势,而商业银行看中互联网巨头的流量、场景和技术优势,双方各取所需。
  银行们并没有枯坐荒岛,等着科技公司们前来搭救。
  中大型银行们的技术和资金基础同样不弱,又更具备合规优势,一旦转变发展观念、确定转型方向,未来实现业务超车也绝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近日刚宣布成立建信金融科技的建设银行,就是个正在加速反扑的例子。周蕾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