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中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
  在车水马龙的温州市人民西路254号,温州市华妹服装辅料有限公司牌匾下,蓝底白字清楚标记着,这是“中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1980年12月,从这张编号10101的工商执照开始,包括章华妹在内的1844家个体户拥有了经商的尊严。
  17岁的章华妹,兄弟姐妹7人,父母的工资加起来50块钱,要养活一大家子,“实在是穷,爸爸建议我,不如做点小生意吧。”为了糊口,章华妹在家门口前摆起摊子。在当时的温州解放北路,一整条街都是像她一样摆摊的商贩。那时,摆摊一个月可以赚十几块钱,和国企上班的员工差不多,但在外人眼中,章华妹是在“投机倒把”。曾有朋友和同学知道她摆摊后,“从路口迎面走来,就会走到马路另一边”。除了被人看不起,最担心的是被抓进去。
  时任温州工商局个体经济管理科科长的陈寿铸说:“那时是‘唯公主义’,公家的就是对的,个体的不能做,但我们真的打击、取缔个体户之后,结果和预想的不一样,当时温州不仅市场萧条了,人民因为不能做生意,吃不起饭,开始骂执法人员是‘小日本鬼子’。”包括陈寿铸在内的工商局老干部们思考:取缔个体户对吗?
  正在他们困惑时,《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老干部们恍然醒悟,决心不再一味遏制市场,执法人员开始站在路口吹哨子,“其实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陈寿铸说。
  197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我国第一个有关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陈寿铸和同事们很清楚,改革的闸门已经拉开。
  1980年夏天,几个政府工作人员来到章华妹的小摊前,通知她可以申请“持证上岗”,“领张营业执照,以后就不查你们的摊子”。章华妹激动又惶恐:担心政策发生变化,申请表上的每一笔都可能带来麻烦,可是,能光明正大“抬起头”做生意的吸引力太大了。最终,她填了申请表。
  当年10月,全国第一批个体营业执照在温州市松台街道开始试点,申请超过2000人,实际发放1844份,其中包括章华妹手中那张,上面写着:工商证字第10101号。
  尽管温州开创先例,但这种行为被质疑“搞资本主义”。陈寿铸多次被人举报到国务院,“我一直都坚持一个观点,我们没做错!”陈寿铸向国务院调查组解释,温州发了个体户营业执照,流动群众做生意合法化,群众基础稳定了下来,市场也蓬勃发展。
  第二年,陈寿铸和他的同事们发放了3万份营业执照,第三年发放数量则超过了10万份。
  (摘自《新京报》)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