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金融花

——凤阳利民村镇银行经营发展侧记

  □记者罗思通讯员赫凤宽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位于江淮之间,具有较强的政治影响力;这里水路交通便利、物产富饶、盛产农作物,以农业经济为主体且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为更好地支持凤阳县域经济发展,经凤阳县委、县政府极力争取,并获安徽省银监局批准,在凤阳率先设立村镇银行,并于2008年4月28日正式成立安徽凤阳利民村镇银行,成为全国第二批、安徽省首批设立的村镇银行。
  十年来,利民村镇银行“接地气”精耕细作,一直坚持走创新之路,积极寻找一条切合县域经济及自身实际的新路径。特别是近年来,该行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由当初一个只有十几人的小团队发展到如今拥有近60人的服务队伍,由当初的一个营业网点发展到如今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四家营业网点,由当初只能办理柜台业务的小银行发展到如今自助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社区银行全开放的多功能型银行。目前,利民村镇银行的金融服务已遍布凤阳县各个乡镇,贷款累计投放近45亿元,惠及小微企业、农户1000余户,成为盛开在县域的支持小微、服务三农的金融之花。2009年被滁州市政府评为“商标质押贷款推进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被安徽省政府评为“金融创新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被滁州市银监局评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2017年被凤阳县政府授予“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近年来,凤阳县委县政府提出“富民强县”,并强力推出一系列招商引资、产业扶贫、鼓励创业、勤劳致富的新举措,吸引了一大批在外务工的农民兄弟返乡创业。凤阳利民村镇银行充分发挥凤阳人民自己银行的作用,从“做快、做活、做精”信贷业务出发,通过降低门槛,减化流程、优惠利率,提高效率来引导并鼓励农民工兄弟回乡创业,创造出“富一家人、带一方人”的新农村面貌,推动全民致富、共同发展。该行以返乡青年为主体,建立凤阳县青年创业经济档案,并持续跟踪,进行统一授信,自主创新了青年返乡创业特色贷款项目,进行商铺联保、企业担保等多种贷款方式,解决了花园湖养殖场、凤凰岭农资超市等一大批返乡创业企业合理的信贷资金需求。在该行信贷支持的种植、养殖户的示范带动下,凤阳县彭家岗、南门的大棚蔬菜,四湾、楝树岗的养鸭、养羊,教场、大王府的双孢菇塑料大棚和城西片的水产综合养殖、家禽高科技饲养、蔬菜种植等家庭农场,经营都初具规模,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大。当年近100家返乡创业企业在该行的支持下已经逐步做大做强,在当地也成为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该行将“产业扶贫”放在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地位,今年以来在信贷资金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投放了1000万元的产业扶贫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930万元,促进企业吸收贫困户就业和贫困户增收脱贫。
  该行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国家级生态农业强县”的号召,组织专人深入到个体工商户及种植、养殖户中主动营销,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对全县农户、个体工商户进行建档立卡,对有贷款需求的客户采取灵活多样的贷款方式,逐步建立起龙头企业为种植、养殖户担保的模式,走公司加农户之路。截至2018年9月末,该行共累计发放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40余家、金额8000万元,涉农贷款4.19亿元,占全部贷款75.30%;小微企业贷款5.39亿元,占全部贷款96.77%。
  为了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凤阳利民村镇银行不断创新贷款流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发挥办理业务“短、平、快”的优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实施“前、中、后”台限时办结制,延期办理责任追究制;不断创新贷款机制,推出商标权、林权质押及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持续推行阳光信贷,提高办贷质效,由客户在每笔贷款业务办结时,对经办客户经理的办贷效率、服务质量、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该行一直信守与企业共生共荣的理念,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实行差异化服务,为现代农业和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支持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