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加强存款准备金管理 	
					
										
										  本报讯(记者陈平)日前,央行发布《关于加强存款准备金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督促金融机构完善业务系统,提高存款准备金交存基数报送质量,有条件的金融机构从其业务系统中直接导出一般存款数据,提交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防止手工填报数据出现差错。同时,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审核效率,加大非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存款准备金交存基数差错,防止存款准备金实际欠交。
《通知》介绍,为进一步规范对存款准备金违规行为的处罚,减少自由裁量成分,根据金融机构违规情形和有关法律规定,提出下列处罚标准。
一是两年内首次欠交存款准备金、欠交金额在交存基数3%以内且及时补足的,不予处罚,采取约谈、警示等督促改进。两年内首次欠交存款准备金、欠交金额在交存基数3%以上但及时补足的,就欠交金额按万分之六的比例处以最低不低于1万元、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罚款。两年内第二次欠交存款准备金、欠交金额及时补足的,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从轻处罚,对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减轻处罚。两年内第三次及三次以上欠交存款准备金,或欠交金额未及时补足的,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从重处罚,对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处罚。
二是金融机构迟报、错报存款准备金考核相关材料的处罚。其中,两年内首次迟报、错报且及时改正的,不予处罚,采取约谈、警示等方式督促改进。两年内第二次迟报、错报且及时改正的,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从轻处罚,对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减轻处罚。两年内第三次及三次以上迟报、错报,或有主观故意的,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从重处罚,对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处罚。
三是金融机构迟报、错报存款准备金考核相关材料,造成存款准备金实际欠交的,发现一次视同欠交一次,按迟报、错报存款准备金考核相关材料与欠交存款准备金中较重的情形进行处罚。
四是金融机构因外部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欠交存款准备金或迟报、错报存款准备金考核相关材料,能提供相关证明的,可依法免于处罚。
					
					
					
					
					
                《通知》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督促金融机构完善业务系统,提高存款准备金交存基数报送质量,有条件的金融机构从其业务系统中直接导出一般存款数据,提交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防止手工填报数据出现差错。同时,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审核效率,加大非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存款准备金交存基数差错,防止存款准备金实际欠交。
《通知》介绍,为进一步规范对存款准备金违规行为的处罚,减少自由裁量成分,根据金融机构违规情形和有关法律规定,提出下列处罚标准。
一是两年内首次欠交存款准备金、欠交金额在交存基数3%以内且及时补足的,不予处罚,采取约谈、警示等督促改进。两年内首次欠交存款准备金、欠交金额在交存基数3%以上但及时补足的,就欠交金额按万分之六的比例处以最低不低于1万元、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罚款。两年内第二次欠交存款准备金、欠交金额及时补足的,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从轻处罚,对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减轻处罚。两年内第三次及三次以上欠交存款准备金,或欠交金额未及时补足的,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从重处罚,对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处罚。
二是金融机构迟报、错报存款准备金考核相关材料的处罚。其中,两年内首次迟报、错报且及时改正的,不予处罚,采取约谈、警示等方式督促改进。两年内第二次迟报、错报且及时改正的,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从轻处罚,对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减轻处罚。两年内第三次及三次以上迟报、错报,或有主观故意的,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从重处罚,对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处罚。
三是金融机构迟报、错报存款准备金考核相关材料,造成存款准备金实际欠交的,发现一次视同欠交一次,按迟报、错报存款准备金考核相关材料与欠交存款准备金中较重的情形进行处罚。
四是金融机构因外部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欠交存款准备金或迟报、错报存款准备金考核相关材料,能提供相关证明的,可依法免于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