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探索新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一部署要求,是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途径,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陕西要把握发展机遇,加强实践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2018年,陕西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启动,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起步,进一步支持杨凌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建议获国务院批复,关中协同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陕北转型持续发展稳步推进,延安、榆林经济增速创近年新高;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步伐加快,汉中、安康、商洛经济结构及增速继续向好。但从整体来看,陕西发展仍面临经济结构不优、民营经济发展滞后、营商环境仍需优化、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等问题。
  动力。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这一年,我们要进一步统筹推进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发展,下大力气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好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西咸、富阎一体化和西铜、西渭融合发展,推动杨凌示范区提质升级,促进西咸新区围绕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定位,加快创新发展。系统推进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高质量发展,扩大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和电力外送规模,加快非能工业培育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统筹推进陕南生态环保、绿色有机等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我们要进一步做好生态、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扶贫工作,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并不断激发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培育建设县域示范工业集中区,持续抓好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等。
  要素。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促进经济发展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互联互通,让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畅通无阻。从全局性和区域性出发,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三大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深化重点板块开发,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推动资源有效合理利用,推动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密切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协作,加强“一带一路”经贸人文交流。同时,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以及人均绿地面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方面,综合评估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为逐步优化区域协调发展各类政策提供依据。
  人才。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近年来,我国有力推动了人才培养、评价、流动、引进、使用、分配、激励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在调动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有力支撑,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才。应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从当地实际出发,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服务等机制,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采取异地合作代培代训、当地就地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加强技术人才发展平台建设,让更多急需人才参与到当地发展中来。
  绿色。多年来,陕西把陕南绿色循环发展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了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持续改善。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设定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加强秦巴生态功能区等生态恢复和保护,积极构筑安全的生态格局。全面构建绿色发展方式,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加强煤炭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改造提升有色冶金等产业技术水平,加大高污染高环境风险工艺、设备与产品淘汰力度,全面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构建绿色循环的产业体系。
  姚蓉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