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四个影响团队热情的习惯
  习惯一:习惯性否定
 管理者的习惯性否定,并不意味着对他人意见的不尊重。相反,很多管理者会经常主动询问他人意见,但否定的行为却依然经常发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管理者太了解解决问题的限制条件了。这是个优势,也是个巨大的劣势。这使得他们的思维很容易被这些条件所束缚。听到新想法,管理者马上联想到的不是想法的可行性,而是首先和那些限制性条件相对照,一旦发生抵触,这个想法就会被快速拒绝,大多数时候连深入讨论的机会都没有。
  这种情境又与管理者的焦虑度成正比,心绪越焦虑越不容易听进别人的意见,新想法与限制性条件的冲突,直接成为否定的理由。实际上每位管理者都知道,听取他人意见是有益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想法提出者的优势,正是因为他们不清楚所谓的限制性条件,或者对专业一窍不通,才构成了全新的视角。新想法往往会无意识地规避了限制性条件,跳出思维惯性,形成全新的解决思路。
  习惯二:把分歧藏起来
  管理者经常会把分歧藏在心里。很多时候他们不把真实想法说出来,而是让员工去猜。最糟糕的情况是,很多管理者会把这种方式视做保持领导权威的方法,一方面加强神秘感,另一方面让员工觉得自己的水平深不可测。
  这种情境下,员工经常会无所适从,直接影响到问题处理的效率。管理者内心分歧的部分,很大程度是员工在处理工作,特别是需要做出选择时需要参考的内容。尤其是遇到两难情境时,依据何种标准,敏捷地做出符合组织价值观的正确选择,一个透明的、愿意针对分歧进行公开讨论的团队文化,对于组织发展真的很重要。
  习惯三:事实=真相
  当管理者试图说服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强调“我的观点是基于数据和事实的”。于是人们的争论焦点,很容易就被转移到针对数据的可信度、事实真相的质疑上。争论的结果往往是管理者很难说服他人相信“数据是可信的、事实就是真相”。
  人们即便相信数据是可信的,却会更认同诠释的方式,会让数据呈现完全不同的结果。同样道理,人们不会否定管理者掌握的事实,但却会通过其它例证,说明那很可能并不是事情的真相。
  我经常和管理者交流:“大多数时候,管理者不是来辩驳真相的,而是要努力探询全相。”这个道理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掌握的可能都是事实的一部分,却没有掌握更全面的信息,而轻易地做出了错误判断。管理者也是如此,很多时候会根据看到的一部分事实和过往经验做出决定,却很少注意到那些没有被关注到的内容,可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论。
  习惯四:要求下属把自己的事情干好就行了
  如今,商业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种不确定性层出不穷。组织每天都在危机和挑战中求生存。如何避免客户的流失?如何开拓新的客户?如何降低不必要的开支和成本?如何有效地减少内部流程?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别处,就在你的公司里,存储在员工的头脑之中。
  管理者往往会对下属说: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在我看来,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我做为管理者负责思考,员工做为执行者,只需要尽职尽责地执行就好了;另外一层是,员工工作完成的不够让我满意。在这些管理者的观点中,好的管理就是老板提出想法并灌输给员工,员工只需要按要求执行老板的想法就好。
  组织发展调研报告表明,现代组织的发展取决于能否时刻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这就要求员工不仅需要知道自己的职责,还要清楚地了解公司业务是如何运作的、他的工作在整体目标中的位置与价值是什么、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他有哪些权利等等。只有这样,员工才有机会思考,为了完成团队整体目标,我还可以做出哪些价值贡献。赵磊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