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跃上民国纸币的颐和园图景
  集世界遗产、“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博物馆”等荣誉称号于一身的颐和园,其园内不仅有以万寿山、昆明湖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设计蓝本而建的山水园林美景,还有众多宛自天成、巧夺天工的其他典范建筑之作。所以早在晚清时期,其风景图案就搬上了钱币。而跃上民国时期发行的、以其为主要图景之纸币,亦不在少数,并且设计得十分精美。
  民国二十五年(1936)河北银钱局发行的贰拾枚铜元票。此票由财政部北平印刷局印制,尺寸121×69毫米,其券正面主图即颐和园谐趣园内知春堂中的知春亭。谐趣园原名惠山园,为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嘉庆时重修改名至今。它位于颐和园东北角,小巧玲珑,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有“园中之园”之称。而知春堂是坐落于谐趣园的知鱼桥以东高台上的一座殿堂,是该园的主体建筑,时称“载时堂”。它坐东朝西,背山面水,五楹带廊,前有月台,月台两侧台阶以汉白玉护栏镂空雕刻,极为精致。
  民国九年(1920),由兴业银行发行的壹圆券。该券由财政部印刷局印制,尺寸139×74毫米,其券正面主图为颐和园铜亭。铜亭名宝云阁,又称“金殿”,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为清朝帝后祈福诵经之所在。它坐落于颐和园佛香阁西侧的山坡上,用几十万斤铜所铸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现着清冷的古铜色。它通高7.55米,整体重约207吨,建在汉白玉雕刻的须弥座上,呈平面长方形,双层歇山顶。铜亭完全仿照木建筑结构,梁、柱、枋、脊、斗拱、门窗俱全。其檐角的铜铃随风摆动,不时传来悦耳的叮咚声。
  东三省官银号在民国十八年(1929)发行的伍角银元券。此券由财政部印刷局印制,尺寸118×62毫米,其券正面主图为颐和园荇桥(图3)。此桥始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深受乾隆帝喜爱,现为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之后之样式。它位于颐和园石舫西北侧,武圣祠岛与寄澜堂之间称为“万字河”的河道上。荇桥为东西向,桥面标高2.53米,占地面积约237平方米,为颐和园诸多亭桥中最精美者。
  吉林永衡官银钱局在民国十四年(1925)发行的伍圆大洋券。该券由财政部印刷局印制,尺寸152×83毫米,其券正面主图为颐和园排云门十二生肖石(图4)。十二生肖石位于颐和园排云殿宫门的前面,为左右分布的十块太湖石和两块虎皮石。当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后因受不了紫禁城中的暑热,每年春夏之时都要到颐和园中避暑。据说李莲英深知老太后喜欢石玩,为讨其欢心便往畅春园挑选了与十二属相动物形状相似的石头,安放在排云门的左右。慈禧太后看见后连连说好,并称之为十二生肖石。蒋毅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