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这个春节,你抢红包了吗?
  本报综合报道集支付宝“五福”、集抖音“灯笼”、集百度“牛卡”、领京东“压岁钱”……
  春节临近,互联网平台五花八门的春节红包活动推高了节日气息。
  今年,除了支付宝、微信这样的传统支付巨头,前两年发力春节红包的百度、抖音、快手,也纷纷一掷千金。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期间10多个APP发红包总额约135亿元。
  互联网平台为何每年都热衷于在春节期间“发红包”?
  巨头鏖战
  在中国浓厚的春节氛围里,发红包是一项传统保留节目。过去,长辈给晚辈发的红包,构成了春节期间红包的基本盘。
  近几年,自从微信和支付宝尝到了用红包获取流量的甜头,各大超级APP就开始效仿,今年更可谓热闹非凡。雷达财经不完全统计,2021年春节期间,至少有10个APP参与发现金活动,总金额预计在135亿元以上。
  到目前为止,瓜分金额最多的是发出28亿元的拼多多。作为裂变拉新玩法的鼻祖,拼多多分红包还是以拉好友为主,用户需要和朋友面对面摇手机拼出红包。但每位用户每天领取红包的次数有上限,这也限制专业羊毛党刷红包的可能。
  百度22亿元则是另一种玩法,集齐五张好运卡的用户可以分得5亿元、团圆红包分5亿元、百度健康分6亿元、年货补贴5亿元和1亿元春节消费卡,以上环节基本是在百度APP内进行。
  京东从1月18日上线“全民炸年兽闯关分红包抽大奖”活动,红包金额10亿元;支付宝2月1日开始“集五福”平分5亿元活动;微博也推出“新春集福牛,除夕分1亿”活动。
  另一大巨头腾讯最近通过微信红包封面,已经为微信的视频号导流了一波。腾讯微视的“有戏中国年”红包方案显示,从2月3日开始,上线视频红包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微视发视频红包到社交平台,瓜分5亿奖金。
  加入战局的不仅仅是传统巨头。抖音成为牛年春晚独家红包互动合作伙伴,抖音还表示将发放20亿元红包,并在春晚直播期间发出12亿元。消息发出后,快手也宣布与10家省级卫视春晚达成合作,快手APP图标也很快进行了更新,加上了“分21亿”的字样,大有暗自掐架之意。
  “不得不打”
  新老巨头争相入场,春节红包为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互联网产业时评人张书乐认为,互联网平台的春节红包实属“不得不发”——当春节发红包成为互联网企业培养出来的一种新“习俗”时,自己不做,友商做,会在用户口碑上出现裂痕。
  以抖音为例,剑指社交或非抖音的唯一动力。春节前不到一个月,抖音支付悄然上线。用户在抖音直播间下单时,增加了抖音支付的选项,可支持绑定银行卡。最近几天,抖音APP在好友聊天界面增加发红包功能外,又在群聊天界面增加了群发红包功能。无论一对一红包还是群红包,发红包时必须在抖音中绑定银行卡,无法使用微信、支付宝等其他第三方支付方式。
  对比来看,快手不仅拿出21亿元来发红包,还与10家省级卫视春晚达成合作。有分析认为,即便面临留存不高的风险,快手依然积极拿出资金参与,是因为在对手参加后不得不“被迫”加入。
  此外,动辄开出“20亿元”21亿元”红包金额承诺的互联网平台绝非“人傻钱多”。在各家平台数十亿红包池的背后,还站着众多品牌商家。以支付宝为例,用户要想获取福卡,除了可以自己写福字抽福卡外,在支付宝中搜索滴滴、蒙牛等品牌的名字,就能分别获得一次抽福卡的机会,相对应的品牌商家也获得了一次用户主动搜索和品牌曝光的机会。
  “用发红包的方式来宣发自己的产品或活动,很容易形成穿透性和参与性。”张书乐说。
  不过平台们也有了一些套路,比如红包兑付方式不都是现金,而是采用“消费补贴”的方式,或者是需要通过好友组团等形式获得红包。
  这种套路自然是为了能够增加用户黏性。特别是随着我国网民数量达到近10亿的量级,如何争取更多的存量网民停留在自己的应用程序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流量收割
  这几天来,网友们纷纷发表自己“集福”“集卡”进展,邀请互助,忙得不亦乐乎。
  业内人士分析,不论红包玩法如何花样翻新,巨头们发红包实质上是一场流量的收购,获取流量是不变的本质。作为一年一度的国民大事,春晚、春节早已成为“超级大IP”,由此产生的关注度、互动性和流量使得春节红包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以支付宝集五福为例,支付宝好友之间可以互赠卡片,还可以通过“沾沾卡”来“沾”到好友已经拥有的卡片。在京东的“压岁钱”活动中,通过邀人裂变、好友赠卡等方式可以助力用户获得更多的卡片,相同卡片数量越多,获得的压岁钱红包也就越多。因此,为了拿到想要的卡片,有的用户选择与熟人换卡,也有人与陌生人互换联系方式换卡甚至花钱购买所需要的卡片。“很久没联系的朋友,因为互换卡片又重新联系起来了。”“为了换卡,加了家里各种亲戚的支付宝好友。”提升用户黏性、拉新用户,无疑成了红包大战中各巨头的直接收益。
  可以肯定的是,新的用户为平台带来不小价值。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互联网公司通过春晚发红包的方式获取大量流量,再通过各种组合方式进行细分将用户引流到自家的其他产品上,进而一步一步获取用户价值,最终实现流量的价值变现。
  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看来,红包的背后其实蕴含着大量的数据资源,这些资源正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金矿。通过数据挖掘,企业可以前线指导产品设计,后线指导、培育用户消费新方式,实现多种多样的业务布局。“交易的数据应该是在所有数据里最有价值的,因为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消费者情况和企业本身的情况,对平台的价值非常大。平台在发展过程中慢慢注意到,从支付这个入口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说有些平台发展起来的一些小额信贷等等这些新的模式。”
  但流量收割也存在风险。流量只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最终投入之后,还要看转化与留存。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光撒钱并非解药,更重要的是怎么样才能让付出有价值。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认为,同类应用巨头同时参与一项活动,不排除“内卷”的可能。真正能通过“红包”这样的方式吸引来的新用户,要么是羊毛党,要么就是非核心客群,变现价值不大。
  要想成功让这部分用户进行价值转化,还需要有更硬核的产品或者服务,考验平台后续的留存和转化能力,其结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10号中投国际大厦A座18层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