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追星式”买基金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安子州
  刚刚过去的2020年,基金行业迎来“大丰收”,赚钱效应助推2021年基金销售继续火爆,同时还带火了一批基金经理。有不少基金经理甚至因此拥有了自己的“粉丝后援会”。
  对于“追星式买基金”现象,犹如“硬币的两面”。随着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甚至个人IP在基民投资选择中的权重凸显,有助于打破当前基金销售过程中渠道为王的现象,引导行业转向产品为王的新阶段,鼓励基金公司关注投研本身,专注于提升产品业绩表现。同时,对基金经理而言,指挥棒也会从规模为王走向业绩为王,有规模没业绩最终会丧失规模,只有长期优秀的业绩才是立足之本。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明越来越多人开始形成资产配置的观念,特别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可能会比上一代更具有理财意识。
  当然,硬币的另一面是,过犹则不及,我们不应该将基金市场娱乐化。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基金经理也并不是“神话”,不管什么投资都有风险,基金的风险更是不容小觑。有时候粉丝的狂热行为可能会导致许多问题,甚至扩大市场的不稳定情绪等。因为,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更多地体现于长期业绩表现,短期而言,基金业绩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若不能长期持有,那么无论选明星基金经理还是能力一般的基金经理,都不能保证获利。
  对于基民而言,应树立正确的增值保值投资观念,摒弃“一夜暴富”的幻想,在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属性的范围之内进行投资,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实现美好的财富人生。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要下功夫提升内功,尤其是在引进一流的专业人才、产品研发和业务创新方面要下功夫,不能寄希望于“明星基金”,不然很难做出自己的风格,做出自己的品牌。
  百姓的财富得来十分不易。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把好“安全门”。一方面,要尽可能为投资者创造学习条件,强化投资者教育,让基民最大程度把握好“变局”,提升投资者“买者自负”能力。另一方面,要厘清监管职责,尽快将“追星式买基金”纳入监管的视野之内,切实防范风险,从而最大程度保护投资者权益。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10号中投国际大厦A座18层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