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后疫情时代
拉美中资金融机构危中寻机
  2021年以来,全球经济发展进入后疫情时代。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经济逐步重启、增速放缓的严峻挑战。多年来经济持续低迷的拉丁美洲在这场疫情中,同样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挫,经济发展可谓雪上加霜!基础设施本就不成熟的金融业发展更是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外来和尚”的中资金融机构,需要结合当地经济结构和特有形态,走出经营困境,在稳定中得到可持续发展,在危机中寻找拓展空间。经济受挫雪上加霜
  增长低迷、贸易疲弱、金融市场波动大是对当下拉美经济最真实的描述。面积最大的“金砖国家”巴西、曾经的“雄鹰之国”阿根廷以及一度被称为“南美之星”的智利等为代表的拉美国家,近年来GDP增速可谓“上蹿下跳”,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巴西经济连续多年增长疲软,2019年GDP增速为1.1%。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GDP实际增速下跌至-4.1%,创30年来最大跌幅。而该地区近年表现最好的秘鲁2020年实际GDP增速下跌至-11.1%,成为拉美地区经济萎缩程度最高的国家。同时,受经济增长疲软和国内政治纷争加剧影响,巴西雷亚尔近年呈贬值趋势,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导致不确定性增加,截至到2020年末,雷亚尔兑美元贬值25%。而秘鲁央行依靠充足的国际储备,使得索尔汇率稳定在3.3左右,保持基本稳定。
  为促进经济复苏,拉美各国央行积极采取措施:下调基准利率,创设流动性工具LFG,允许商业银行以自身资本金规模的两倍为限、以合格信贷资产为质押从央行拆入一年期资金,颁布了放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认定标准,降低特定时段的资本要求等手段,巴西央行在2020年连续5次下调基准利率至2.0%;秘鲁央行两次下调基准利率,利率水平均处于历史最低位。但因为内生动力不足,宽松的货币政策依然无法改变内需疲弱,经济复苏乏力的状况。
  给拉美地区带来一线生机的是中国,作为拉美两大贸易伙伴的中国,经济复苏较快,为帮助拉美走出经济困局,加大了对拉进口,助力拉美国家渡过了难关。巴西是以农业产业为主的资源出口型国家,农作物、食品制造等行业受中国需求推动,农产品出口额逆势增长,仅2020年上半年,对华农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30%,占其出口总额的40%。阿根廷牛肉出口企业戈里纳牛肉产量约七成向中国出口;去年7月,哥伦比亚首批输华牛油果通过上海口岸进入中国,成为继墨西哥、秘鲁、智利之后,第四个获准对华出口牛油果的拉美国家。
  金融环境风险突出
  新冠肺炎疫情给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势必会蔓延到金融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面临极大挑战。而巴西、秘鲁监管机构更为关注金融机构的业务连续性与运行稳定性,因此金融机构的业务持续性和反洗钱管理面临更严监管。
  另一方面,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幅上升。新冠疫情蔓延、经济复苏进程中断、当地主权债务水平飙升,风险从实体经济向银行业传导,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骤然收紧,筹资成本上升,银行在办理外汇交易业务过程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水平大幅上升。
  资产总量增长和质量管控压力陡增。本地信贷资产规模下降;其他资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信贷资产质量面临下滑。根据穆迪预计,2020年末拉美地区的金融和非金融企业违约率将升至6.8%-10.2%,远高于2020年上半年2.2%的水平。
  金融机构经营效益下滑。银行利差大幅收窄、中收增长乏力、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导致金融机构增收难度加大,经营效益下滑。
  金融发展“危”“机”并存
  2021年上半年,疫情出现新一波高峰,巴西、秘鲁等拉美国家的经济复苏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但随着疫苗覆盖范围扩大,有利于各国经济活动的恢复。后疫情时代的企业将面临重重挑战,生产力的下降和需求疲软可能导致部分企业无法从财务困境中恢复,也给金融机构的持续经营造成压力。因此,中资金融机构不仅要走出经营困境,还要在不确定中寻找发展生机。
  连续首先要打好疫情防控战,确保业务安全性。始终将稳运营和保安全放在首位,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策略;另一方面加强疫情中的员工管理和人文关怀,打造乐观、积极、互助的企业文化氛围,将员工关怀做细做实。
  加强反洗钱管理,防范合规风险。严格落实属地反洗钱法律法规和集团内洗钱风险管理要求,执行较严标准;优化合规反洗钱组织架构;加强合规反洗钱三道防线建设;完善合规反洗钱考核管理。
  维持流动性平稳,控制市场风险。本币流动性管理坚持持有较大规模的合格优质流动资产,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卖出或回购国债的方式补充流动性;美元流动性管理确保拆入美元资金期限与美元资产逐笔匹配,避免错配产生的流动性风险。
  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通过衍生工具对错配产生的汇率风险进行对冲;代客外汇交易方面不保留隔夜敞口;抓住市场波动机会买入中长期限国债,通过提高投资收益来对冲本币贬值风险。
  利率风险管理方面,面对基准利率持续下行的局面,坚持资产端和负债端利率定价方式和重订价周期保持一致,持续关注债市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规避利率风险。
  推进客户拓展,保持资产增长。在资产总量增长方面,一是抓住经济周期转换的节奏,有针对性的对拓户方向进行调整,危中寻机。二是可优先选择与矿业、农业和渔业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进入动物蛋白、粮食等受疫情影响较小乃至受益的行业,优化信贷结构。三是大力发展离岸业务。发挥离岸业务不受本币汇率波动影响的优势,依托总部簿记平台发展离岸美元信贷业务,在本币业务发展受限的情况下,对银行经营业绩和各项财务指标提升作用明显。
  攻坚资产质量,化解信用风险。坚持以风险控制为前提发展信贷业务,持续完善信贷基础管理,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注重从客户准入、行业准入和产品准入等方面控制信用风险,针对疫情可能产生的影响:严把客户和行业的准入关,对于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大、对全球疫情形势敏感的行业和客户,暂缓信贷业务合作,做到风险为本、取舍有度;加强贷后监测,逐户排查信贷客户受疫情影响情况,对于因疫情导致经营业绩受到影响且预期偿债困难的部分客户,将其纳入潜在风险管理,做到应纳尽纳,提早制定预案,在不扩大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参照当地同业做法,通过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化解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是开展信贷全流程履职监督工作,压实前台尽调和审查审批责任,推动全面风险管理职责实施细则落地,结合监管新规、以及业务发展需求增加或完善各项制度流程,切实防范信用风险。
  陈玉宝贾玲王恚华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10号中投国际大厦A座18层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