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 擎起金融强国“中国梦想”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信仰,创造了传奇的一百年;奋斗,成就了光辉的一百年!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经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振兴、发展、飞跃。而中国的金融事业,也正是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肩负起了经济发展沉甸甸的责任,助力中华民族从封闭落后迈向改革开放,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一穷二白”迈向繁荣富强。
  金融,与国家的强大休戚相关,与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连。从内需转型到富民战略,从国家资源到金融风险防范,从人民币国际化到低碳经济,从全球金融格局到中国战略机遇……金融的力量,正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产生出伟大智慧和勃勃生机。
  回望百年,“红船精神”辉映历史画卷。
  从红色革命时期的“扁担银行”到如今强大健全的金融体系,我国金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封闭到开放,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成功支持了根据地的斗争和发展、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前后经济金融秩序的统一和恢复。改革开放以来,又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力支撑了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大局,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金融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外汇储备余额持续位居全球第一,也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金融业发展的活力和韧性不断增强。
  红色金融征途漫漫
  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甚至曲折中前进,金融事业发展亦如此。
  波澜壮阔的征程中,金融市场从萌芽、培育到夯实根基,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革命战争时期,党对金融工作的正确领导活跃了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经济,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采取有力措施,接管官僚资本金融业,整顿和改造私营金融业,治理通货膨胀,实现了货币主权的完整和货币制度的统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调控和监管体系基本建成,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融体系枝繁叶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根据这一精神,构建起了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挥好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银行体系改革,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降低准入门槛。最终目标,是要构建和完善有竞争、有活力、有效率的中国特色金融机构体系。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为主体,新型金融机构为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2021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364.62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29.58万亿元,同比增长9%;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0.78万亿元,同比增长22.1%;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4.2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金融监管逐步完善
  2018年中央决定将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时,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则专职微观监管职能,包括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以及消费者保护等行为监管的内容。而宏观与微观之间,以及“一行两会”与其他有关部门间的协调则由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负责,共同构成“一委一行两会”的中国特色金融监管体系。中国金融业逐步建立起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
  金融风险严加防范
  防范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把住了发展大势。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仍需增强,金融领域潜在风险需要加强防范;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对外合作的展开,也给新时代的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综合考虑国内外的发展环境,我国的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目前需要着重于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果断处置信用违约。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规范各类融资行为,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加强监管统一协调。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强化统筹协调能力,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渐摸索出了适合国情实际的金融改革与金融开放之路: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实现均衡发展;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金融创新,防范金融风险。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加大金融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逐渐形成了业务类型比较齐全、金融功能较好发挥、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持续增强的新型金融体系。中国金融业国际地位及影响力日益提高,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