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填补资金缺口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陈果静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日前正在云南昆明召开。这次会议将在总结过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履约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推动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回顾2010年在日本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COP10)上定下的全球第一个以10年为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爱知目标”,可以发现这些目标均未全部实现,而其中一个难题是相关投资不足。
  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新自然经济报告》对全球163个行业部门及其供应链的分析发现,全球经济中有44万亿美元适度或高度依赖自然及生态系统,这相当于全球GDP的一半以上。一个健康稳定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环境对于经济发展显然十分重要。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生物多样性融资估计仅为1430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1.2%。而到2030年,估计每年支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求在7000亿美元至10000亿美元。虽然和1992年-2002年这十年投入的144亿美元相比,如今的投资金额已经有了大幅增加,但与实际需求相比,其中的资金缺口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最高风险的10家银行中,前3家是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摩根大通,总部均位于美国;另一家美国银行富国银行是生物多样性高风险行业的第五大投资者;另外还有3家是日本银行(瑞穗金融、三菱金融和三井住友银行),3家是欧洲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汇丰银行和巴克莱银行)。
  政府和企业一直是人们谈及保护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焦点,但其实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作用更不容忽视。遗憾的是,在当前监管机构和规则的保护下,银行不用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承担任何后果。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曾经说:“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使全球每年损失其经济产出的10%。如果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将阻碍各国在教育、卫生和就业等其他重要领域取得长足的发展,我们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除了增加保护资金的投入,还需注意资金的投向。一项研究曾经指出,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渔业及林业等可持续的实践,降低对自然的损害,有益于自然生态系统,在抵消气候变化影响的同时改善粮食安全;通过采取促进可持续性的方式,让大自然获取其所需的资金新来源;为实现环境效益的绿色金融和创新财税政策都可以阻止危害自然的活动;通过制定政府政策和创造激励机制,促使私人资本转向可持续发展,从而填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缺口。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10号中投国际大厦A座18层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