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娃娃草是马齿苋的乳名。每一种菜蔬都有它最好的时光。夏天炎热,正是慈娃娃草生长最快的季节,因此说夏天才是慈娃娃草的好日子。
从来没有一种野菜能有那么多异彩纷呈的乳名:妈妈菜,马耳菜,五行草,马茹菜,马齿菜,瓜子菜,麻绳菜,长命菜,蚂蚱菜,晒不死……我的故乡只喜欢叫它慈娃娃草。
童年的村庄宛如一个绿树和野菜的乐园,只要一场丰沛的雨,野菜野草就一个劲儿地蓬勃疯长,鲜嫩嫩,水灵灵,随手掐一把就可以丰富餐桌上一两餐饭食的内容。吃罢饭,村里的半大孩子相约出去打猪草,主要打一些认识的野菜野草,蒲公英、苜蓿、苦菜、甜菊、荠菜、扫帚苗、奶浆草、枸杞头、灰条菜和萤草,看见每一种嫩绿且肥嘟嘟的野菜,都会让我们惊喜得眼前一亮。慈娃娃草虽然在田间地头很常见,但并没有受到乡人应有的待见。可能是由于有人误食后导致拉肚子,所以大人们害怕猪吃了掉膘掉秤,嘱咐我们打猪草时不要去触碰它。久而久之,慈娃娃草就被我们彻底遗忘在脑后了,之后出生的乡村孩子,甚至不清楚它曾有一个可爱的乳名。
知道慈娃娃草可食用,其实是近几年的事情。我在长安园的楼下开辟了一小片菜园子,由于耕锄不勤,初夏时候,菜园子几乎葳蕤成一片丰茂的百草园,葛麻草、茅草、狗尾巴草、牵牛花等,各种花草缠绕纠结,拥拥挤挤,风一吹过,只见万千的草梢一齐附身摇头,如波浪在荡漾。其中有一种草,伏地铺散,茎杆暗红色,枝叶呈淡绿色,叶片扁平肥厚,碧绿如翠,似马齿状。到盛夏时开花,花瓣是嫩嫩的鹅黄色,仿佛一个个袖珍的小鸡小鸭静静伏在花萼上。
有一天,我正清理园子里的荒草时,毗邻地畔一位阿姨指着这种野草告诉我,这不是野草,而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菜马齿苋,在关中叫蚂蚱菜,很受人欢迎。这位退休老师深谙植物学,她说马齿苋富含蛋白质、铁、钙、磷等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在民间有“长寿菜”美称。我听了心里格外欢喜,就此爱上了这种野菜,捡鲜鲜嫩嫩的掐了一袋子提回去。淘洗后,略焯水,攥紧沥掉水分,切成小段,再放入捣好的蒜泥、香油、生鲜,又放上小米辣,烧了滚烫的热油,滋啦一下猛地泼到调料上,爆出一股蒜香味,浓香扑鼻。吃起来隐约有一种酸酸的味道,不过清脆爽滑,非常可口,很是解暑。女儿爱极了这道菜,夸赞妈妈能干,竟然把不起眼的野菜烹制出一道美味来。那一餐,一盘子凉拌马齿苋被女儿吃了个精光。
我后来还发明了一种新吃法,将焯水后的马齿苋沥水,剁碎,打入几颗鸡蛋,放少许咸盐增加底味,拌上面粉成糊状放平底锅内煎,出锅切成菱形片儿,摆盘,黄绿相间,煞是养眼,蘸蒜汁儿,咬一口,绝味!或者焯水后滚油入锅,丢入几粒蒜瓣、尖椒爆一爆,咸辣鲜香,也是下饭的一道小菜。炒时必须大火快炒,马上出锅,略一迟缓,就会出水汁了,汤汤水水的,口感不尽人意。左邻右舍的妇人,比我能干,她们有人拿马齿苋蒸包子、包水饺,有人烙了菜合,有人做了麻辣菜卷,都是别具一格的美味。一揭锅盖,邻里相闻,奇异的香味,令人馋涎三尺。有人在盛夏找来大量的马齿苋吃不完,焯水后晒干,放在冰箱里储藏起来,到冬天油腻吃多了,冷不丁拿出来品尝一顿野味,倒是解腻又有趣。
马齿苋生命力旺盛,广布全世界,是一种随遇而安的野菜,菜园、农田、路旁,甚至城市阳台的花盆里,种子飘到哪儿便长到哪儿。暮春时节,只要一场雨,一阵风,便开始破土而生,葳蕤生香。这种野菜的生长周期非常长,从夏季可以吃到天气转凉的秋天,尤其生长旺盛期六月到八月,是食用的最佳时间。对于马齿苋这种野菜,南北方人皆喜食之。关中人的食谱里,把它叫蚂蚱菜。而在合肥人的食谱里,马齿苋的名字是马茹菜。一旦变成晒干的马茹菜,嫩绿青翠不复,褐色的叶片缩成一团,像梅干菜似的,适宜烧肉吃,最好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野菜吸足了肉的汁水,得以轻柔舒展,油脂软化了它的韧性,吃起来软而不塌,有嚼劲。在一些地方,还有吃野菜粑粑的习俗。油锅炕熟,色泽金黄、外酥里香,吃起来既有米面的细腻,咸肉干货的油香,也有马茹菜的清香,这是一道常留舌尖的乡野清新美味。
散文大家兼美食家汪曾祺先生在《故乡的食物》一文中也提起过马齿苋,“祖母每于夏天摘肥嫩的马齿苋晾干,过年时做馅包包子。自己有时从她的盘子里拿一个,蘸了香油吃,挺香”。他说,“马齿苋现在很少有人吃,古代这是相当重要的菜蔬。”论起来,马齿苋是有些来头的,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据说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著的《本草经集注》有关于马齿苋的记载:“马齿苋,又名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也。”在中医理论中,五色对应五行,马齿苋把这中医之五行都占全了,它的作用自然不可小觑。明代有一本最早记录野菜的书籍《救荒本草》中,也提到了马齿苋。
有一年立秋后,我回故乡到三妹扶贫驻村的地方去体验生活。去地头买西瓜时,突然遇见了瓜地里密密匝匝、长势十分旺盛的马齿苋,果然这里气候凉快,野菜也生得芳华迟暮。我弯下腰掐了一大把鲜嫩碧翠的马齿苋。有村妇张大嘴巴吃惊地望着我,自言自语地慨叹:“天哪,乡下猪都不吃的慈娃娃草呀,城里人竟然稀罕得像得了宝!”她不知我其实是在替母亲寻找治病的偏方。母亲得了一种病,常常喊饥渴,望着老人家日渐消瘦的身影,像刺一样的痛楚横亘在儿女的心底。我生怕母亲如大夫所预言,哪一天就会出现可怕的并发症!当我得知马齿苋具有很好的抗炎、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理作用时,简直喜出望外,仿佛为母亲找到了一种仙丹妙药。
回城里时,我特意跑到附近的田里掐了几塑料袋马齿苋给母亲带回去。见我大包小包地提溜了一堆野菜回来,母亲的神情半信半疑,这不是慈娃娃草吗?这能治病?临离开故乡前夕,我又仔细将那些马齿苋择洗干净,焯水后冷藏到冰箱里。并不厌其烦地叮嘱母亲:“妈,要记得每日吃一点,凉拌吃腻了,烙饼;烙饼吃够了,蒸包子,包菜卷子……”母亲将信将疑,嘴里却像个听话的孩子似的喏喏答应着。其实,我自己未必真的全信网上的百科资料,只不过是痴痴地寄寓一味野菜的功效,可缓解母亲的病痛,控制住母亲日益飙高的血糖。
慈娃娃草,造物赋予了她如此寓意美好吉祥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