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燃起价格战

2024年05月24日 字数:2299
  本报综合报道 国内大模型突然进入价格战模式。
  近期,国内多家大模型厂商纷纷宣布降价策略,推动大模型从“以分计价”的定价模式向更“以厘计价”新时代迈进。5月21日,阿里云宣布通义千问大模型降价,其中GPT-4级主力模型Qwen-Long降价幅度甚至达到97%;另一大模型头部企业百度,宣布文心大模型的两大主力模型ERNIESpeed和ERNIELite全面免费,立即生效;日前,字节跳动在火山引擎原动力大会上发布豆包大模型,并喊出“0.8厘就能处理1500多个汉字,比行业便宜99.3%”的口号。
  那么,大模型价格为何“卷”起来了?价格战燃起,谁得益、谁受伤?
  大模型价格战愈演愈烈
  在持续了一年多的国产大模型鏖战后,云计算大厂终于陷入以价格换市场的老套路中。最近这段时间,大模型厂商们是分不刷了,参数不比了,甚至连长文本也懒得卷了。一个个的车都掉转了车头,打起了价格战。“连降99%”,“注册就送”,“限时免费”等等各种618专属名词,都挂在了各个大模型厂商的主页。
  可追溯的源头似乎是5月6日幻方量化旗下DeepSeek发布的DeepSeek-V2,其价格做到GPT-4-Turbo的近百分之一。5月11日,智谱接棒,个人版GLM-3Turbo调用价格下降5倍。
  掀起高潮的主力则是云厂商。5月15日,字节豆包主力模型将其在企业市场的定价做到0.0008元/千tokens,喊出较行业平均价格便宜99.3%,而在5月21日,国内两大头部厂商阿里和百度也入场了。
  阿里云宣布:“通义千问9款模型齐降价。GPT-4级别主力模型Qwen-Long价格直降97%,击穿全球底价。”百度智能云则直接宣布文心大模型两大主力模型ERNIESpeed和ER⁃NIELite免费开放。
  这一波大模型降价潮已经开始出现卷入更多厂商的迹象。5月22日,科大讯飞宣布讯飞星火LiteAPI(接口)永久免费开放。讯飞星火顶配版API价格不足百度文心一言ERNIE-4.0和阿里通义千问Qwen-Max的五分之一。
  5月22日,腾讯云也宣布多款混元模型免费或降价,其中混元-lite模型免费,混元-stan⁃dard-256k输入价格下调87.5%至0.015元/千to⁃kens,输出价格下降50%至0.06元/千tokens。万亿参数模型混元-pro,API输入价格则从0.1元/千tokens降至0.03元/千tokens。
  同样的“价格战”,也在国外开打。OpenAI在5月13日发布的GPT-4o,不仅在功能上大幅超越GPT-4Turbo,价格只有其一半,为5美元/百万tokens,而2023年年初以来,OpenAI也已进行了4次降价,而谷歌旗下Gemini大模型系列中,Gemini1.5Flash的价格为0.35美元/百万tokens,比GPT-4o还要便宜得多。至此,国内外科技巨头围绕AI大模型的价格竞争已经全面展开。
  那么,AI大模型为何要降价?
  按照阿里云的说法,此次降价是希望加速AI应用的爆发。调价后,未来大模型API的调用量会有成千上万倍的增长。
  但据了解,对于降价的目的和作用,业内有不同看法。
  新浪微博新技术研发负责人张俊林认为,价格低才能促进应用发展,因为便宜所以会有更多应用。
  一名国内互联网大厂大模型开发人员表示,大模型厂商此时降价,是希望用低价鼓励用户在更多场景探索落地。现阶段对大模型厂商而言,通过定价赚钱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先把应用场景铺开,把流量做上去。
  谁得益、谁受伤
  大模型降价后,这些厂商能否抢夺更多用户、培育起蓬勃的应用生态还有待观察。仅从算力资源来看,字节、阿里、百度作为云厂商不需向外购买云算力,讯飞、字节、阿里等厂商资金实力也较创业企业雄厚,降价显得较有底气。
  不过,随着降价潮继续,做基础大模型的创业企业或许不得不面对趋于激烈的竞争环境。
  张俊林表示,现在已到了通过价格战淘汰掉一些大模型选手的时候,预计今年下半年还会继续淘汰一批。如果是创业做应用,大模型降价是件好事情,但如果做的是基础模型,则会很难。如果做不出特色或者应对竞争被迫跟着降低成本,会很难受。
  在互联网大厂和创投机构有多年从业经历的王先(化名)表示,大模型创业公司拿着技术找应用,要找对方向并不容易,就像做AI代码助手这类产品,现在可能是可行的,但当互联网大厂把产品延伸到这个领域后,很快就能打败创业公司。创业公司不能跟大厂直接对抗。大模型创业公司要形成壁垒和完整的商业链条,把现金流做起来,这时候才能说是安全的,否则在市场竞争中永远不安全。
  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则认为,这次大模型大降价基本宣告了大模型创业公司必须寻找新的商业模式。降得最凶的都是有云服务的大公司,(他们)通过大模型来获取云用户,羊毛出在羊身上,降得起,而大模型创业公司没有这样的生态,必须另寻商业模式。
  业内专家:AI应用有望加速普及
  在业内看来,此轮大模型降价潮是各家厂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加速AI应用的商业化落地而采取的策略。
  谈及用户场景落地情况时,火山引擎总裁谭待举例道,随着汽车与手机的交互日益自然,如在驾驶中导航、查询周边信息,无需分心操作手机,车载系统可即时响应需求。手机助手AI的应用受限于技术,未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在其他场景如消费营销、金融服务中,智能体也展现出巨大潜力。为实现AI技术的广泛应用,需提升技术水平并构建丰富的应用生态。这需要低代码生态的支持,降低开发门槛,激发群体智慧。同时,降低AI技术成本,使更多初创企业和小规模项目得以实施,促进AI时代的创新与发展。
  北京一位人工智能行业人士表示,此轮大模型价格战的开启,对于AI应用的普及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将使得更多企业和个人开发者能够负担得起AI技术的使用成本,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来。价格战的竞争将促进AI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随着AI应用的普及,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AI生态系统,为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业界普遍认为,随着大模型性能逐渐提升,AI应用创新正进入密集探索期,但推理成本过高依然是制约大模型规模化应用的关键因素。
  几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已告诉人类,科技变革本质上都是伴随着边际成本的大幅下降,进而推动了技术的扩散。有业内人士表示,AI大模型纷纷降价一方面有助于大众普及AI,另一方面也是顺应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