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来风

——亚美尼亚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正在西安举办

2024年05月24日 字数:916
  “树阴看已合,榴朵见初明。”
  五月旧称榴月,初夏时节,榴花初绽,因此得名。石榴花不仅是西安的市花,石榴花文化的发展在地处亚欧交界处的亚美尼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古老的民族如暴雨后初绽的榴花,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绚烂文化。今天,这朵灿烂的“榴花”携着款款盛情,不远万里,穿越古今,来到了东方古都。5月17日,国际博物馆日西安博物院分会场现场,“榴花照眼 文化传香——亚美尼亚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在西安开幕。
  该展览选取亚美尼亚埃里温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92件/组,西安博物院馆藏文物22件/组,包括陶器、金银器、瓷器、手工织品等共计114件/组精美文物。通过“美丽的高加索明珠”“亚美尼亚传统服饰”“亚美尼亚银制手工艺品”“亚美尼亚地毯艺术”“丝路连接世界”五个单元,引领参展观众,缓缓步入古丝绸之路上的另一个古老文明。
  对亚美尼亚民族来说,服饰既是一种艺术追求,同样也是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走进展馆,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大小展柜中陈放的华丽服饰,精致的设计与繁复的针脚将厚重的历史文化一一呈现。即使是在欧洲,亚美尼亚的民族服装也独具特色,别具一格。日常穿着上,男子服饰通常为短上衣、灯笼裤,外罩毛料长袍,头戴皮帽。女子则搭配着花衬衣、外罩短上衣,配灯笼裤,头戴小塔形丝绸帽。
  亚美尼亚多样的文化特色更是碰撞出风格迥异的全新服装风格。针对不同文化氛围与功能需求,服饰的颜色、比例和设计元素各异。特别是节日和礼仪服饰上的特定纹样图案元素,被认为具有神奇的保护功能,能够辟邪和促进生育。值得一提的是,亚美尼亚的服饰纹样也演化出“龙”的造型,与古代中国的图腾“龙纹”不谋而合,诞生出风格独特的文化共鸣。为了让参展者更好地体验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碰撞,展览还推出亚美尼亚服装互动换装环节,让参展者以“体验”取代“了解”,将“文化穿在身上”。
  文化作为民族的灵魂,其丰富的生命力源于不断地交流、沟通,不仅促进着两国邦交友好,也加速文化融合和文明互鉴。2024年恰逢“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十周年,本次展览以文物为媒,丝路为桥,是两个古老文明间的一次生动对话,以差异促交流,以交流促和平,以和平促发展,共同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世界文明大花园的百花齐放。
  实习记者 朱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