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市“过山车”根源在美国
□陈益彤
2024年08月08日
字数:1391
8月5日,东京股市迎来“黑色星期一”。截至当日收盘,日经股指下跌4451.28点,超过1987年3836点的历史下跌纪录,收于31458.42点,跌幅达12.4%。因投资者出于恐慌情绪进行大规模抛售,大阪交易所日经股指和东证股指的期货交易一度触发熔断机制,被迫暂停交易。
在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的背景下,日本股市的暴跌进一步引燃了各国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恐慌,韩国、德国、马来西亚、越南、澳大利亚等地股市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分析认为,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叠加日本央行加息成为重创日本股市的主要原因。
7月31日,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会议上同步打出追加加息和缩减国债购买额两张牌,决定将政策利率从0%至0.1%提高到0.25%左右,并将国债购买额从月均6万亿日元阶段性下调至3万亿日元。而美联储在同日结束的货币政策会议上,也暗示9月份降息可能性上升。同期,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远低于预期水平。美国供应管理学会8月1日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份ISM制造业指数为46.8,呈环比下降,进一步远离50的荣枯线。而美国劳工部8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当月失业率升至4.3%,达到2021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超出市场预期。
在此影响下,纽约股市三大股指8月1日、2日连续下跌。全球对美国经济表现的担忧情绪上升。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备受吹捧的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受到打击,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对“硬着陆”的担忧。
出于对美日利率差缩小的预期,买进日元、卖出美元的趋势抬头,东京外汇市场日元汇率连日攀升,在8月5日一度大幅升值4%以上,达到1美元兑141日元水平。日本经济高度依赖海外业务,美国经济衰退导致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强,加之日元汇率升值给日本出口企业收益预期造成客观影响,均导致投资者恐慌情绪上升,从而纷纷“抢跑”。
日本经济学界有观点认为,与1987年“黑色星期一”和2008年雷曼危机相比,此次股价下跌的恐慌情绪目前在日本最为集中,由于欧美股指期货市场尚未出现剧烈波动,与其说即将迎来“全球金融危机”,不如说是“日本恐慌”成了点燃全球股市波动的导火索。
导火索在日本,但根源还是美国。分析8月6日上午的股市数据,可以明确美国经济形势才是影响日本乃至全球股市的主要因素。
在经历了过去一天破纪录下跌后,8月6日上午,日经股指一度回升超过3400点,由于回购现象急剧增加,大阪交易所再次触发中断期货交易的熔断机制。事实上,造成这种“过山车式”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正是对美国经济预期的变化。
8月5日数据显示,美国7月份ISM非制造业指数为51.4,好于预期的51,服务业就业指数自1月份以来首次呈扩张趋势,并创下去年9月份以来的最大增速。而商业活动、新订单指数重返扩张,均对数据起到了提振作用。美国经济指标的稳定既缓解了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忧虑,也扭转了美联储提前降息、大幅降息的预期。
8月5日下午,日元兑美元汇率回落至1美元兑145日元水平。此外,日本厚生劳动省在8月6日盘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日本实际工资同比增长1.1%,实现了27个月以来的首次上升,这一“应景”数据也成为拉升日本股市的另一个原因。
有日本经济学者分析认为,美国已经成为包括日本在内的全球股市动荡之源。“震源地”美国的股市跌幅并没有日本这么大,有可能源于日本投资者的“过度恐慌”,也有可能预示着美国市场将继续大幅震荡。如果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上升,日本乃至全球股市的危机将持续,而只有美国经济前景稳定,日本股市才有稳定的可能。
在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的背景下,日本股市的暴跌进一步引燃了各国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恐慌,韩国、德国、马来西亚、越南、澳大利亚等地股市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分析认为,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叠加日本央行加息成为重创日本股市的主要原因。
7月31日,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会议上同步打出追加加息和缩减国债购买额两张牌,决定将政策利率从0%至0.1%提高到0.25%左右,并将国债购买额从月均6万亿日元阶段性下调至3万亿日元。而美联储在同日结束的货币政策会议上,也暗示9月份降息可能性上升。同期,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远低于预期水平。美国供应管理学会8月1日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份ISM制造业指数为46.8,呈环比下降,进一步远离50的荣枯线。而美国劳工部8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当月失业率升至4.3%,达到2021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超出市场预期。
在此影响下,纽约股市三大股指8月1日、2日连续下跌。全球对美国经济表现的担忧情绪上升。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备受吹捧的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受到打击,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对“硬着陆”的担忧。
出于对美日利率差缩小的预期,买进日元、卖出美元的趋势抬头,东京外汇市场日元汇率连日攀升,在8月5日一度大幅升值4%以上,达到1美元兑141日元水平。日本经济高度依赖海外业务,美国经济衰退导致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强,加之日元汇率升值给日本出口企业收益预期造成客观影响,均导致投资者恐慌情绪上升,从而纷纷“抢跑”。
日本经济学界有观点认为,与1987年“黑色星期一”和2008年雷曼危机相比,此次股价下跌的恐慌情绪目前在日本最为集中,由于欧美股指期货市场尚未出现剧烈波动,与其说即将迎来“全球金融危机”,不如说是“日本恐慌”成了点燃全球股市波动的导火索。
导火索在日本,但根源还是美国。分析8月6日上午的股市数据,可以明确美国经济形势才是影响日本乃至全球股市的主要因素。
在经历了过去一天破纪录下跌后,8月6日上午,日经股指一度回升超过3400点,由于回购现象急剧增加,大阪交易所再次触发中断期货交易的熔断机制。事实上,造成这种“过山车式”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正是对美国经济预期的变化。
8月5日数据显示,美国7月份ISM非制造业指数为51.4,好于预期的51,服务业就业指数自1月份以来首次呈扩张趋势,并创下去年9月份以来的最大增速。而商业活动、新订单指数重返扩张,均对数据起到了提振作用。美国经济指标的稳定既缓解了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忧虑,也扭转了美联储提前降息、大幅降息的预期。
8月5日下午,日元兑美元汇率回落至1美元兑145日元水平。此外,日本厚生劳动省在8月6日盘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日本实际工资同比增长1.1%,实现了27个月以来的首次上升,这一“应景”数据也成为拉升日本股市的另一个原因。
有日本经济学者分析认为,美国已经成为包括日本在内的全球股市动荡之源。“震源地”美国的股市跌幅并没有日本这么大,有可能源于日本投资者的“过度恐慌”,也有可能预示着美国市场将继续大幅震荡。如果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上升,日本乃至全球股市的危机将持续,而只有美国经济前景稳定,日本股市才有稳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