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何以狂飙
2025年03月31日
字数:2199
本报综合报道 铜价近期凌厉的涨势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近期,沪铜期货主力合约整体经历了一轮明显的升势,继3月21日、3月24日在1万美元处冲高回落后,于3月26日创出年内新高。3月27日,国内沪铜期货有所调整主力合约下跌1.03%,报81560元/吨,但年内累计涨幅仍超过10%。
那么,“有色金属之王”何以上演价格狂飙?还能涨多久?
铜价何以凶猛
2025年以来,铜在一众金属类大宗商品中表现尤为突出,涨幅甚至超过黄金。年初至今,COMEX铜价累计涨幅约25%,远超CO⁃MEX黄金与COMEX白银15%的涨幅。
那么,铜价的大幅上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从政策层面看,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也对铜价上涨助力甚巨。多国央行的宽松政策为铜价提供支撑,推动铜价上行。另外,美国拟对铜加征25%关税的预期引发供应链担忧,促使企业提前囤货推高了铜短期价格。
高盛方面表示,由于美国铜价在特朗普政府计划征收关税之前走高,未来几个月美国铜净进口量可能增加50%至100%。担忧情绪引发铜市场抢跑,COMEX铜大幅溢价,铜产品大量运向美国。
同时,国内铜需求依旧旺盛,铜价走强有支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精炼铜消费国,来自传统行业及新能源产业的需求对铜价形成一定的支撑,其与主要产铜国的贸易关系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全球市场的供需平衡。
自今年3月起,铜价开始加速上涨主要是受到供应端忧虑驱动。今年铜精矿供应偏紧持续施压铜精矿加工费,加上铜陵有色宣布检修,供应忧虑聚焦于冶炼环节,铜价借此持续走强。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发布的中国《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及国内政策端促消费持续发力等对市场的提振作用不容忽视。
国元期货有色研究负责人范芮表示,目前存在LME与COMEX铜市场的套利操作,海外部分电解铜被运往纽交所,可能会对未来我国进口铜到货带来一定影响,加之冶炼厂原料偏紧,对全球铜价均形成一定影响。
有何影响
全球铜价加速上涨,势必会对产业链上企业产生一定的扰动。
自2024年以来,全球铜价多次上涨刷新历史纪录,无疑给电力、建筑、家电等传统行业带来了成本压力,推高了相关产品的制造成本,加剧市场竞争。铜价的连续上涨,一方面倒逼下游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如铝替代铜线缆),一方面也呼唤各国的政策性补贴来消化压力。
将目光看向长远些,绿色能源转型与全球基建复苏将支撑铜需求,而供应端受资源限制与投资周期影响,缺口或将持续扩大。
有分析指出,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这一供应缺口预计将集中在今年下半年展现。不过,美联储货币政策若有明显转向以及铝替代加速等因素均将影响未来铜价的走势。在这场铜价的大变局中,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产业从业者,都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应对预案。
铜价上涨也可能会对下游加工型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企业可能会陷入中标订单的原料采购困境。
南华期货有色金属研究组负责人肖宇非表示,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在面临美国铜市的“囤货潮”时,相关企业既要确保原料的充足供应,又应避免盲目补货,以免因高价采购而对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铜价上涨也会对产业链上的企业产生一定影响。范芮表示,铜价上涨会对下游加工型企业产生显著影响。部分企业可能会陷入中标订单的原料采购困境,这对企业资金管理、风控体系及生产节奏把控提出了更精细的要求,倒逼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
正信期货高级分析师张杰夫表示,铜价出现大幅上涨的背景下,进出口贸易相关企业也将受到较大冲击。对于这类企业来说,需要尽量避免采用COMEX铜计价,多以LME铜价格作为主要参考。
在此背景下,范芮建议,相关企业应持续跟踪外围市场波动及国内政策动向,通过灵活运用多元化风险对冲工具,构建更具韧性的市场应对机制,以有效抵御不确定性冲击,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还能涨多久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需求的抑制或有限,反而可能会制约我国精炼铜和废铜进口。叠加政策暖风频吹,交易面和基本面加速共振,铜价有望冲击前高。
也有分析指出,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和5G基站所需的算力大幅增加,长期用铜需求亦随之上升,在AI技术的推动下,铜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日,北方铜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场景化应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而北方铜业今年涨幅已超过50%,领跑上市铜企涨势。
恒银期货认为,未来铜需求的核心驱动力将显著受益于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复苏与AI技术革命的深化落地。
国内方面,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逐步推进,电力设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家电等传统制造业领域对铜材的消耗保持稳定增长。AI产业链上,AI算力硬件的规模化部署推动高精度铜合金需求,单台AI服务器铜用量较传统型号有所增加;半导体制造设备和边缘计算终端的精密化升级,将刺激铜箔、铜靶材等高端产品渗透率提升。
未来铜的价格中枢可能在哪个区间?
范芮表示,目前铜价已经大部分消化供应偏紧的基本面形势,不过由于美国贸易政策对国内废铜供应和精炼铜进口均形成不同程度影响,因此,供应紧张问题将持续对铜价形成支撑。在铜价上涨过程中,需持续关注海外铜市场价差以及美国对铜相关产品的贸易政策。
近期,高盛、摩根大通陆续发布有关铜的研报。高盛继续看涨铜价,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铜价将达到每吨10200美元。如果美国对铜的新关税政策不提前实施,COMEX对LME的近月铜期货合约溢价应会下降。
同样,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铜需求将激增,从明年开始,全球铜市场将出现缺口,预计到2030年,缺口将扩大到每年300万吨左右。因此,受需求端刺激,铜价有可能升至每吨1.15万美元。
近期,沪铜期货主力合约整体经历了一轮明显的升势,继3月21日、3月24日在1万美元处冲高回落后,于3月26日创出年内新高。3月27日,国内沪铜期货有所调整主力合约下跌1.03%,报81560元/吨,但年内累计涨幅仍超过10%。
那么,“有色金属之王”何以上演价格狂飙?还能涨多久?
铜价何以凶猛
2025年以来,铜在一众金属类大宗商品中表现尤为突出,涨幅甚至超过黄金。年初至今,COMEX铜价累计涨幅约25%,远超CO⁃MEX黄金与COMEX白银15%的涨幅。
那么,铜价的大幅上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从政策层面看,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也对铜价上涨助力甚巨。多国央行的宽松政策为铜价提供支撑,推动铜价上行。另外,美国拟对铜加征25%关税的预期引发供应链担忧,促使企业提前囤货推高了铜短期价格。
高盛方面表示,由于美国铜价在特朗普政府计划征收关税之前走高,未来几个月美国铜净进口量可能增加50%至100%。担忧情绪引发铜市场抢跑,COMEX铜大幅溢价,铜产品大量运向美国。
同时,国内铜需求依旧旺盛,铜价走强有支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精炼铜消费国,来自传统行业及新能源产业的需求对铜价形成一定的支撑,其与主要产铜国的贸易关系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全球市场的供需平衡。
自今年3月起,铜价开始加速上涨主要是受到供应端忧虑驱动。今年铜精矿供应偏紧持续施压铜精矿加工费,加上铜陵有色宣布检修,供应忧虑聚焦于冶炼环节,铜价借此持续走强。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发布的中国《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及国内政策端促消费持续发力等对市场的提振作用不容忽视。
国元期货有色研究负责人范芮表示,目前存在LME与COMEX铜市场的套利操作,海外部分电解铜被运往纽交所,可能会对未来我国进口铜到货带来一定影响,加之冶炼厂原料偏紧,对全球铜价均形成一定影响。
有何影响
全球铜价加速上涨,势必会对产业链上企业产生一定的扰动。
自2024年以来,全球铜价多次上涨刷新历史纪录,无疑给电力、建筑、家电等传统行业带来了成本压力,推高了相关产品的制造成本,加剧市场竞争。铜价的连续上涨,一方面倒逼下游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如铝替代铜线缆),一方面也呼唤各国的政策性补贴来消化压力。
将目光看向长远些,绿色能源转型与全球基建复苏将支撑铜需求,而供应端受资源限制与投资周期影响,缺口或将持续扩大。
有分析指出,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这一供应缺口预计将集中在今年下半年展现。不过,美联储货币政策若有明显转向以及铝替代加速等因素均将影响未来铜价的走势。在这场铜价的大变局中,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产业从业者,都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应对预案。
铜价上涨也可能会对下游加工型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企业可能会陷入中标订单的原料采购困境。
南华期货有色金属研究组负责人肖宇非表示,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在面临美国铜市的“囤货潮”时,相关企业既要确保原料的充足供应,又应避免盲目补货,以免因高价采购而对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铜价上涨也会对产业链上的企业产生一定影响。范芮表示,铜价上涨会对下游加工型企业产生显著影响。部分企业可能会陷入中标订单的原料采购困境,这对企业资金管理、风控体系及生产节奏把控提出了更精细的要求,倒逼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
正信期货高级分析师张杰夫表示,铜价出现大幅上涨的背景下,进出口贸易相关企业也将受到较大冲击。对于这类企业来说,需要尽量避免采用COMEX铜计价,多以LME铜价格作为主要参考。
在此背景下,范芮建议,相关企业应持续跟踪外围市场波动及国内政策动向,通过灵活运用多元化风险对冲工具,构建更具韧性的市场应对机制,以有效抵御不确定性冲击,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还能涨多久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需求的抑制或有限,反而可能会制约我国精炼铜和废铜进口。叠加政策暖风频吹,交易面和基本面加速共振,铜价有望冲击前高。
也有分析指出,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和5G基站所需的算力大幅增加,长期用铜需求亦随之上升,在AI技术的推动下,铜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日,北方铜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场景化应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而北方铜业今年涨幅已超过50%,领跑上市铜企涨势。
恒银期货认为,未来铜需求的核心驱动力将显著受益于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复苏与AI技术革命的深化落地。
国内方面,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逐步推进,电力设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家电等传统制造业领域对铜材的消耗保持稳定增长。AI产业链上,AI算力硬件的规模化部署推动高精度铜合金需求,单台AI服务器铜用量较传统型号有所增加;半导体制造设备和边缘计算终端的精密化升级,将刺激铜箔、铜靶材等高端产品渗透率提升。
未来铜的价格中枢可能在哪个区间?
范芮表示,目前铜价已经大部分消化供应偏紧的基本面形势,不过由于美国贸易政策对国内废铜供应和精炼铜进口均形成不同程度影响,因此,供应紧张问题将持续对铜价形成支撑。在铜价上涨过程中,需持续关注海外铜市场价差以及美国对铜相关产品的贸易政策。
近期,高盛、摩根大通陆续发布有关铜的研报。高盛继续看涨铜价,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铜价将达到每吨10200美元。如果美国对铜的新关税政策不提前实施,COMEX对LME的近月铜期货合约溢价应会下降。
同样,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铜需求将激增,从明年开始,全球铜市场将出现缺口,预计到2030年,缺口将扩大到每年300万吨左右。因此,受需求端刺激,铜价有可能升至每吨1.1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