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央企民企齐护盘

2025年04月14日 字数:2270
  本报综合报道 沪市上市公司迎来增持回购热潮。
  4月7日至4月10日午间,沪市主板公司累计新增披露回购计划41家,金额上限168.85亿元;累计新增披露增持计划47家(含3家一次性增持),金额上限280.34亿元,规模与速度均创近年新高。
  那么,沪市央企民企密集出手,大额增持回购涌现背后是什么原因?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持续发力情况如何?
  央企巨头领衔
  大手笔增持回购频现。4月7日至4月9日,共有11家沪市主板公司增持上限超过10亿元,14家公司回购上限超过5亿元。
  中央国企巨头积极承担责任,从能源到金融,从制造到科技,上市公司密集出台增持回购方案,形成资本市场“价值发现”的强劲引擎。通过优化股权结构、提升每股收益,上市公司不仅为股价托底,更为投资者注入“强心剂”,以实际行动诠释“与资本市场共荣共生”的责任担当。
  中国石油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2025年4月8日起12个月内增持不少于28亿元,不超过56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中国石油集团表示,本次增持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旨在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股东价值,进一步巩固市场对能源行业的长期看好预期。
  中国石化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启动新一期增持计划,拟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金额不少于20亿元,不超过30亿元,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专项贷款。中国石化表示,本次增持计划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旨在提振投资者信心,维护公司股价稳定。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回购金额在10亿元至20亿元之间,旨在优化资本结构并提升股东价值。公司表示,本次回购计划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旨在通过回购股份提升每股收益,增强市场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回购金额在7.42亿元至14.83亿元之间,本次回购计划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旨在通过回购股份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股东价值,进一步巩固市场对航运行业的长期看好预期。
  国投集团宣布,基于对控股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以更大力度开展股份增持、推动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等市值管理工作,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国投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集中发声,国投资本、亚普股份、国投智能等企业董事长提议,将提速实施股份回购。亚普股份大股东将启动股票增持计划,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全体股东权益。民企龙头积极行动
  在近期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增持回购热潮中,央企领衔的同时,民营龙头企业亦不甘落后。民企龙头也积极行动,以实际行动向市场传递信心。
  赛轮轮胎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瑞元鼎实投资有限公司计划自4月8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资金总额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此次增持不设价格区间,将根据公司股票价格的二级市场波动情况择机实施。
  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陈建华计划自2025年4月9日起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本次增持不设定价格区间,增持主体将基于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判断,根据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情况及资本市场整体趋势,择机逐步实施。
  宁波德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张和君提议回购公司股份,计划回购金额在1亿元至2亿元之间。此次回购将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进行,且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旨在加强员工的积极性与责任感,更好地将股东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相结合,从而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4月7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公告,拟使用40亿元至80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回购股份;4月8日早盘,美的集团宣布回购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且不超过30亿元。此外,荣盛石化控股股东计划增持10亿至20亿元,赛轮集团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拟增持5亿至10亿元。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分析称,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大规模回购,向市场传递“价值低估”的明确信号,有助于稳定股价、提振信心。
  是政策与市场的双向奔赴
  龙头上市公司带头增持回购,不仅是对公司价值的认可,更是体现了对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上市公司积极回购增持,有助于公司进行市值管理,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同时也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提升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此前4月7日,中央汇金发布公告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并再次增持指数基金,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对此,长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清表示,中央汇金明确类“平准基金”定位,实质是向市场传递“底线思维”信号,中央汇金公司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积极提升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中央汇金的增持有利于快速稳定市场情绪,助力市场底部企稳。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增持回购潮中,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均使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专项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既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又提升了市场流动性。
  中央财经大学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表示,这是政策与市场的双向奔赴。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回购有三大逻辑:央企增持行为具有示范效应,强化资本市场稳定器功能;当前央企整体市盈率普遍低于市场均值,增持回购有助于推动价值回归;国资委近年来推动央企考核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创造”,央企积极增持回购是落实市值管理要求的具体举措。
  国资央企的“压舱石”作用、民营龙头的“护盘”担当,这不仅是资金面的支持,更是基本面信心的传递。这场由政策与市场共振引发的行动,不仅为短期企稳注入动力,更可能重塑A股的长期逻辑——从“政策市”向“价值市”转型,从“资金驱动”向“基本面驱动”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