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度“官宣”省联社改革方向

农信系统改革驶入“快车道”

2025年05月08日 字数:2408
  继浙江、山西、江西等省份相继完成农商联合银行改制后,广东省联社2024年年报首次明确提出“积极推动改制组建农商联合银行工作”,为该区域金融格局重塑按下加速键。在中小银行改革化险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广东如何依托联合银行模式整合农商行资源?“一省一策”原则下,其他省份农信系统改革交出的答卷如何?
  又一省份明确农信系统改制方向。
  广东省联社日前披露的2024年年报提到,2025年将突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严格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推动改制组建农商联合银行工作”。
  此前,珠海农商行、东莞农商行等多家农商行已于2021年至2022年期间脱离广东省联社系统,转由当地政府直接管理,广东农合机构形成“1+7”市场体系。
  广东农信系统改革加速推进
  近年来,广东农信系统新一轮改革加速推进,独特的“1+7”市场体系受到广泛关注。
  具体而言,继深圳农商行、广州农商行后,珠海农商行、东莞农商行、顺德农商行、南海农商行于2021年至2022年先后脱离广东省联社系统,转由当地政府直接管理;2020年11月成立的汕头海湾农商行也由汕头市政府管理。
  一系列动作之后,广东农信系统呈现“N个一部分”的适度竞争格局,即多家脱离广东省联社系统的农商行分别管理一部分、省联社继续管理一部分的多银行集团并存局面。
  “广东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明显,部分地区金融承载力不同。通过前期农商行脱离省联社由当地政府管理,让农商行更贴合地方经济特色和需求,实现了差异化发展,亦为后续改革奠定了基础。”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圣钧表示。
  2023年底,广东省政府发文表示,要“加快推进省农信联社改革,支持区域金融承载力较弱地区组建地市统一法人农商行”。广东金融监管局则在2024年7月会议上提到,要巩固广东农合机构“1+7”市场体系。
  最新披露的广东省联社2024年年报明确,2025年广东农信将突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严格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推动改制组建农商联合银行工作”。这也是广东省联社首次明确改革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广东省联社迎来高管变更:刘鹏被任命为省联社党委副书记、理事会副理事长、主任。在此之前,广东省联社原主任麦延厚已于2023年底升任省联社党委书记,后兼任理事长。
  据了解,刘鹏现年46岁,早年先后在原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工作,2015年回到原银监会,任非银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处处长。2020年6月,刘鹏出任广东揭阳“金融副市长”,并在揭西农商行改革化险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
  年内至少有5家省级银行成立
  出于中小银行化险、区域金融改革等考虑,近年来银行业兼并重组潮涌起,“减量发展”成趋势,成为行业抵御风险、筑牢经营基础的关键举措。
  据统计,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四年关注农信社改革化险。在“一省一策”的原则下,浙江、山西等多个省(自治区)农信系统改革方案获批或实施,一批新“万亿银行”相继亮相。
  其中,浙江农商联合银行于2022年4月挂牌成立,标志着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的“第一单”落地。随后,山西、四川、广西三地省农商联合银行以及辽宁、海南两地省级农商行陆续开业。
  今年以来,改革进一步提速。2月,由原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和郑州、新乡等四市农合机构、荥阳利丰村镇银行等共25家机构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河南农商行正式开业;4月,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先后揭牌。
  此外,新疆组建全区统一法人农商银行的方案已获批。新疆农信年度工作会议表示,要全力完成2025年经营目标和组建新疆农商行各项工作任务,力争年内实现新疆农商行挂牌开业。内蒙古则计划将全区120家地方法人银行合并组建成自治区级统一法人农商行。今年2月底,内蒙古农商行取得筹建批复,批复有效期为6个月。
  “在这一轮改革实践中,各地省联社改制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统一法人模式、联合银行模式。从目前来看,联合银行模式是较为主流的改制模式。”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介绍。
  联合资信报告认为,联合银行模式改革成本较低且保留了多级法人的治理结构,规避了农合机构整合重组过程中产生的摩擦,适用于辖内优质农商行较多且重组整合压力较大的省份。统一法人模式改革则更为彻底,在辖内成立统一法人的省级农商行,适用于经济发展程度高或管理半径小、辖内法人机构不多的省份,有助于集中区域金融资源、形成规模优势。
  曾圣钧认为,联合银行模式与广东现状整体上比较契合。由于广东省内优质的农商行较多,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格局,维持多级法人治理结构优势,在保持各农商行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通过联合银行进行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他认为,在组建联合银行过程中,应注意完善制度设计,明确各方权力义务,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协调机制。
  多地明确农信改革方向
  除前述省份(包括自治区),另有多地明确农信系统改革方向。
  其中,2024年湖北省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湖北首次提出要组建“湖北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贵州省政府连续两年工作报告明确“推进贵州农商联合银行组建工作”。
  陕西省联社主任田亚欧则在今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陕西省联社已上报改革方案,“随着股权治理关系理顺、管理链条拉直,改制后的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应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机构”。
  而甘肃已切换改革路线,将推进筹建统一法人模式的“甘肃农商银行”。当地个别农合机构也在年度工作会中明确,要“积极配合做好甘肃农商银行筹建”。
  吉林榆树农商行、吉林蛟河农商行、延边农商行日前分别发布公告称,因正根据省农信系统统一规划推进改革工作,不能按时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在港上市的九台农商行则因“可能涉及一项重组交易”,于3月中旬起停牌至今。
  此外,安徽、云南、广西、湖南、四川等地亦稳步推进筹建地市统一法人农商行。
  其中,安徽濉溪农商行于去年底正式并入淮北农商行,意味着安徽地市统一法人农商行改革“第一单”顺利落地。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理顺股权关系、加强公司治理之余,农村中小银行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地缘特征,持续修炼内功,打造差异化优势,在支持本地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宗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