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暖人心 农商青年展担当
泗阳农商行“小圆服务队” 用行动织就“金融守护网”
2025年05月08日
字数:1528
在泗水大地上,一抹鲜亮的“小圆红”格外温暖人心。作为江苏泗阳农商银行“小圆服务队”的成员,他们既是普惠金融的传播者,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用青春与热忱在群众心中谱写着一幕幕动人篇章。
一次紧急求助,一场意外救援。
清晨的阳光洒在泗阳县里仁社区的田野上,93岁的乔奶奶家却笼罩着一丝不安。因中风导致半身不遂的她,急需办理社保卡密码重置业务以支付医疗费用。子女不在身边,老伴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如何前往银行网点?焦急的家属向泗阳农商银行里仁支行求助。接到电话后,支行运营主管颜晶立即召集“小圆服务队”成员,带上移动终端设备驱车赶往乔奶奶家。
然而,当服务队抵达时,院门紧锁,电话无人接听,只听见院内传来几声犬吠。“老人独居,村庄又因拆迁只剩零星住户,会不会出事了?”为安全起见,服务队成员们相互协作,谨慎进入院内。眼前的一幕令人揪心,乔奶奶正虚弱地躺在厨房的地上,无助极了。
原来,乔奶奶想去厨房找食物,却在不经意间将里屋的门锁住,导致自己的老伴被反锁屋内,无法前来救助。队员们迅速扶起老人,并安抚她的情绪。随后,大家合力将被困的老伴顺利解救出来,确认二位老人身体无恙后,服务队又第一时间为乔奶奶办理了密码重置业务,圆满完成上门服务任务。事后,乔奶奶的子女感谢道:“多亏你们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小圆服务队”让温情服务“零距离”。
这场“意外救援”背后,是泗阳农商银行“小圆服务队”的常态化服务缩影。这支由青年党员、业务骨干组成的队伍,取名“小圆”寓意着服务没有终点,也象征着圆满与周到。他们年轻、有活力、懂技术,更怀揣着一颗服务乡梓的热忱之心。他们利用便携式智能设备和移动展业设备,打破了物理网点的限制,将银行柜台“搬”到了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社保卡激活、密码重置、政策讲解等一系列上门服务,足迹遍布全县13个乡镇街道、200多个行政村。
“农村留守老人多,金融需求往往与生活困境交织。”颜晶介绍,服务队不仅解决业务问题,更注重情感关怀。在卢集镇,队员为王大爷办理业务时,发现其行动不便,主动帮助打扫卫生;在王集镇,他们免费为村中老人理发、测量血压;在爱园镇,他们走进老年公寓,为家庭困难老人送上米面等生活物资……“小圆服务队”的工单上,记录着许多“超纲服务”,却成为群众口口相传的“暖心故事”。
“小圆”大爱,编织金融服务与社会安全网。
泗阳农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孟祥法表示,“金融服务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近年来,该行以“小圆服务队”为抓手,构建“网点+移动终端+社区联络员”三级服务体系,建立特殊客户档案,对高龄、空巢老人实行“一月一回访”。同时,通过“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普及防诈骗知识,累计开展讲座200余场,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这支队伍还将服务延伸至产业帮扶。王集镇草莓种植户张大姐因资金周转困难无法续贷,服务队主动对接,3天内完成实地调查并发放20万元“惠农快贷”;新袁镇养羊大户老周通过队员牵线,与食品企业签订定向收购协议。“他们不仅是银行职员,更是咱老百姓的‘自家人’!”张大姐感慨道。
初心如磐,以“金融温度”标注“为民高度”。
从柜台内到田埂上,从业务办理到生活帮扶,“小圆服务队”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诠释“百姓银行”的深刻内涵。
“服务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孟祥法说。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泗阳农商银行“小圆服务队”的故事如一股清泉,润物无声。金融服务的真谛不仅在于效率和专业,更在于那份真诚的关怀和及时的担当。未来,泗阳农商银行将深化“党建+金融”模式,扩大服务队覆盖范围,探索“99+1”孝行服务、安康驿站等创新机制,让金融活水真正润泽每一个需要温暖的角落。
郑丽娟 王青
一次紧急求助,一场意外救援。
清晨的阳光洒在泗阳县里仁社区的田野上,93岁的乔奶奶家却笼罩着一丝不安。因中风导致半身不遂的她,急需办理社保卡密码重置业务以支付医疗费用。子女不在身边,老伴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如何前往银行网点?焦急的家属向泗阳农商银行里仁支行求助。接到电话后,支行运营主管颜晶立即召集“小圆服务队”成员,带上移动终端设备驱车赶往乔奶奶家。
然而,当服务队抵达时,院门紧锁,电话无人接听,只听见院内传来几声犬吠。“老人独居,村庄又因拆迁只剩零星住户,会不会出事了?”为安全起见,服务队成员们相互协作,谨慎进入院内。眼前的一幕令人揪心,乔奶奶正虚弱地躺在厨房的地上,无助极了。
原来,乔奶奶想去厨房找食物,却在不经意间将里屋的门锁住,导致自己的老伴被反锁屋内,无法前来救助。队员们迅速扶起老人,并安抚她的情绪。随后,大家合力将被困的老伴顺利解救出来,确认二位老人身体无恙后,服务队又第一时间为乔奶奶办理了密码重置业务,圆满完成上门服务任务。事后,乔奶奶的子女感谢道:“多亏你们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小圆服务队”让温情服务“零距离”。
这场“意外救援”背后,是泗阳农商银行“小圆服务队”的常态化服务缩影。这支由青年党员、业务骨干组成的队伍,取名“小圆”寓意着服务没有终点,也象征着圆满与周到。他们年轻、有活力、懂技术,更怀揣着一颗服务乡梓的热忱之心。他们利用便携式智能设备和移动展业设备,打破了物理网点的限制,将银行柜台“搬”到了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社保卡激活、密码重置、政策讲解等一系列上门服务,足迹遍布全县13个乡镇街道、200多个行政村。
“农村留守老人多,金融需求往往与生活困境交织。”颜晶介绍,服务队不仅解决业务问题,更注重情感关怀。在卢集镇,队员为王大爷办理业务时,发现其行动不便,主动帮助打扫卫生;在王集镇,他们免费为村中老人理发、测量血压;在爱园镇,他们走进老年公寓,为家庭困难老人送上米面等生活物资……“小圆服务队”的工单上,记录着许多“超纲服务”,却成为群众口口相传的“暖心故事”。
“小圆”大爱,编织金融服务与社会安全网。
泗阳农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孟祥法表示,“金融服务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近年来,该行以“小圆服务队”为抓手,构建“网点+移动终端+社区联络员”三级服务体系,建立特殊客户档案,对高龄、空巢老人实行“一月一回访”。同时,通过“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普及防诈骗知识,累计开展讲座200余场,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这支队伍还将服务延伸至产业帮扶。王集镇草莓种植户张大姐因资金周转困难无法续贷,服务队主动对接,3天内完成实地调查并发放20万元“惠农快贷”;新袁镇养羊大户老周通过队员牵线,与食品企业签订定向收购协议。“他们不仅是银行职员,更是咱老百姓的‘自家人’!”张大姐感慨道。
初心如磐,以“金融温度”标注“为民高度”。
从柜台内到田埂上,从业务办理到生活帮扶,“小圆服务队”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诠释“百姓银行”的深刻内涵。
“服务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孟祥法说。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泗阳农商银行“小圆服务队”的故事如一股清泉,润物无声。金融服务的真谛不仅在于效率和专业,更在于那份真诚的关怀和及时的担当。未来,泗阳农商银行将深化“党建+金融”模式,扩大服务队覆盖范围,探索“99+1”孝行服务、安康驿站等创新机制,让金融活水真正润泽每一个需要温暖的角落。
郑丽娟 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