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0亿元分红打底 中期分红接力
银行迈入“高频分红”时代
2025年07月15日
字数:2254
A股上市银行进入现金分红高峰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4年A股上市银行累计分红总额超过630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近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但热潮背后亦存疑问:持续高比例分红是否会影响银行资本补充与业务扩张?在净息差承压下,当前高股息率能否长期维持?
本报综合报道 银行的“红包行情”持续,7月11日,招商银行和西安银行双双派发红包,而就在前一日中信银行和北京银行也刚刚实施完毕分红。
根据同花顺统计,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分红累计总额超过6300亿元,相比前一年增加了200亿元。就在银行派发去年红包的同时,银行的中期分红也在路上。大额红包也让银行股大火,以工农中建等为代表的18只银行股在2025年年内先后创出新高,中证银行指数上涨17%,成为今年行业板块“最靓的仔”。
2024年度分红累计总额
超过6300亿元
进入7月后,A股上市银行迎来分红高峰期。7月11日,招商银行和西安银行两家银行同日派“红包”。根据此前的公告,招商银行向全体A股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000元(含税),合计派发金额约504.40亿元,其中A股现金红利达412.58亿元。此次分红方案延续了招商银行一贯的高比例分红政策,以公告日假设股价35元/股计算,股息率约为5.7%。
西安银行则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1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4.44亿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17.37%,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7月11日,已经有33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分红实施完毕,还有5家已发布分红派息实施公告。
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近日相继发布了分红派息实施公告。
此前,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的年度分红均已于4月份实施完毕。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家国有大行2024年度分红落地时间均明显早于往年,其上市以来年度分红派息时间通常集中在6月至7月,交通银行曾出现过5月实施分红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国有大行分红落地节奏加快,展现出其在提升股东回报效率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截至目前,2024年A股上市银行累计分红总额超过630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近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除了2024年年度分红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之外,2025年中期分红也在路上。
如长沙银行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为增强投资者获得感,该行拟于2025年半年度以当期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限进行中期分红,在符合监管要求和利润分配的条件下,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定和实施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银行的密集分红,本质上是行业基本面与政策导向共振的结果。”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分析称,这一现象主要释放出三重积极信号:一是银行业经营基本面稳健,盈利足以支撑持续分红,经济复苏背景下金融机构风险可控;二是银行作为国企及行业龙头,积极响应“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监管导向,让长期投资者获得可预期的现金流回报,切实提升市场参与者的获得感;三是在当前利率环境下,银行通过分红向公众展示公司稳健的经营业绩,给投资者信心。付一夫强调,在政策引导与行业发展的双重驱动下,高频率、高分红或将成为银行业的新常态。
多家银行分红比例突破30%
从分红比例上来看,A股上市银行分红力度持续强化,约七成银行分红比例超20%,另有招商银行、上海农商行、苏州银行、上海银行、厦门银行等多家银行分红比例突破30%,招商银行以33.99%的分红比例位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不仅整体分红比例呈现向上趋势,部分银行的分红增幅和稳定性也尤为亮眼。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包括西安银行、上海农商行、中信银行、张家港农商行、青岛农商行、无锡农商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分红比例同比抬升。其中,西安银行分红比例从2023年的10.11%跃升至2024年的17.37%,增幅达7.26个百分点;更值得关注的是,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农商行、重庆农商行等10家银行连续两年维持30%以上的分红比例,形成稳定的“分红机制”。
对于银行现金分红比例是否存在最优水平这一问题,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表示,银行的分红比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盈利水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以及发展战略等。一般来说,较高的分红比例反映出银行拥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充足的资本储备,同时也表明其对未来增长的信心。
与此同时,多家银行也将提升投资者回报纳入核心经营策略,以连续提升分红比例的实际行动强化股东价值。如兴业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该行2019年至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从24.59%逐年提升至30.73%,6年间累计增幅达6.14个百分点;中信银行2024年拟现金分红194.55亿元(含中期分红),连续6年实现分红金额增长,分红比例提升至30.5%。
作为衡量投资价值的指标之一,上市银行的整体股息率(即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保持较高水平。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以7月11日收盘价计算,近12个月内,42家A股上市银行中,约半数银行股息率超4%,其中,招商银行、长沙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重庆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股息率突破7%。
依托高股息等核心优势,银行板块今年以来持续获得市场资金青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收盘,该板块年内累计涨幅(按算术平均计算)达19.34%。
“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及货币政策趋于稳定,银行板块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走势。”余丰慧表示,高股息率为银行股提供了支撑,吸引了大量寻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成为推动股价上涨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投资者在关注银行股高股息率的同时也需警惕潜在风险,如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进而影响银行盈利能力和分红水平;此外,利率变动也会对银行净息差产生影响,从而间接作用于股息分配。因此,投资者应全面评估银行的基本面情况,避免单纯依赖股息率做出投资决定。
本报综合报道 银行的“红包行情”持续,7月11日,招商银行和西安银行双双派发红包,而就在前一日中信银行和北京银行也刚刚实施完毕分红。
根据同花顺统计,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分红累计总额超过6300亿元,相比前一年增加了200亿元。就在银行派发去年红包的同时,银行的中期分红也在路上。大额红包也让银行股大火,以工农中建等为代表的18只银行股在2025年年内先后创出新高,中证银行指数上涨17%,成为今年行业板块“最靓的仔”。
2024年度分红累计总额
超过6300亿元
进入7月后,A股上市银行迎来分红高峰期。7月11日,招商银行和西安银行两家银行同日派“红包”。根据此前的公告,招商银行向全体A股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000元(含税),合计派发金额约504.40亿元,其中A股现金红利达412.58亿元。此次分红方案延续了招商银行一贯的高比例分红政策,以公告日假设股价35元/股计算,股息率约为5.7%。
西安银行则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1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4.44亿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17.37%,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7月11日,已经有33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分红实施完毕,还有5家已发布分红派息实施公告。
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近日相继发布了分红派息实施公告。
此前,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的年度分红均已于4月份实施完毕。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家国有大行2024年度分红落地时间均明显早于往年,其上市以来年度分红派息时间通常集中在6月至7月,交通银行曾出现过5月实施分红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国有大行分红落地节奏加快,展现出其在提升股东回报效率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截至目前,2024年A股上市银行累计分红总额超过630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近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除了2024年年度分红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之外,2025年中期分红也在路上。
如长沙银行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为增强投资者获得感,该行拟于2025年半年度以当期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限进行中期分红,在符合监管要求和利润分配的条件下,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定和实施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银行的密集分红,本质上是行业基本面与政策导向共振的结果。”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分析称,这一现象主要释放出三重积极信号:一是银行业经营基本面稳健,盈利足以支撑持续分红,经济复苏背景下金融机构风险可控;二是银行作为国企及行业龙头,积极响应“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监管导向,让长期投资者获得可预期的现金流回报,切实提升市场参与者的获得感;三是在当前利率环境下,银行通过分红向公众展示公司稳健的经营业绩,给投资者信心。付一夫强调,在政策引导与行业发展的双重驱动下,高频率、高分红或将成为银行业的新常态。
多家银行分红比例突破30%
从分红比例上来看,A股上市银行分红力度持续强化,约七成银行分红比例超20%,另有招商银行、上海农商行、苏州银行、上海银行、厦门银行等多家银行分红比例突破30%,招商银行以33.99%的分红比例位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不仅整体分红比例呈现向上趋势,部分银行的分红增幅和稳定性也尤为亮眼。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包括西安银行、上海农商行、中信银行、张家港农商行、青岛农商行、无锡农商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分红比例同比抬升。其中,西安银行分红比例从2023年的10.11%跃升至2024年的17.37%,增幅达7.26个百分点;更值得关注的是,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农商行、重庆农商行等10家银行连续两年维持30%以上的分红比例,形成稳定的“分红机制”。
对于银行现金分红比例是否存在最优水平这一问题,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表示,银行的分红比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盈利水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以及发展战略等。一般来说,较高的分红比例反映出银行拥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充足的资本储备,同时也表明其对未来增长的信心。
与此同时,多家银行也将提升投资者回报纳入核心经营策略,以连续提升分红比例的实际行动强化股东价值。如兴业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该行2019年至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从24.59%逐年提升至30.73%,6年间累计增幅达6.14个百分点;中信银行2024年拟现金分红194.55亿元(含中期分红),连续6年实现分红金额增长,分红比例提升至30.5%。
作为衡量投资价值的指标之一,上市银行的整体股息率(即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保持较高水平。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以7月11日收盘价计算,近12个月内,42家A股上市银行中,约半数银行股息率超4%,其中,招商银行、长沙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重庆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股息率突破7%。
依托高股息等核心优势,银行板块今年以来持续获得市场资金青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收盘,该板块年内累计涨幅(按算术平均计算)达19.34%。
“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及货币政策趋于稳定,银行板块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走势。”余丰慧表示,高股息率为银行股提供了支撑,吸引了大量寻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成为推动股价上涨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投资者在关注银行股高股息率的同时也需警惕潜在风险,如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进而影响银行盈利能力和分红水平;此外,利率变动也会对银行净息差产生影响,从而间接作用于股息分配。因此,投资者应全面评估银行的基本面情况,避免单纯依赖股息率做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