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蒜乡去催收
□范 申
2025年07月18日
字数:3249
贷款催收不是以上压下的要挟,而是双方一次深入的情感沟通。我们既要同情欠款人所面临的困难和窘境,同时更要把我们维护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决心传递给他们,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
“慢点!慢点!注意路口!”目光透过哗哗的大雨,我一直提醒着开车的小肖,这是我们第二次来到万丰村了。
距离上次进村才不到一个星期,道路是熟悉了,可是这次却碰上了梅雨季的下雨天,乡间的道路变得难走了。看来,每一次的催收都是不容易的呢!
一周前,同事小肖将一份个贷材料递给了我,房贷客户李小强(化名)已经超过三期房贷未还,夫妻两人电话均不通、无法联系,去其住所上门催收也遇不上人,按照规定这笔房贷已进入可诉讼阶段。这次,我按照经验,在贷款材料里找到了李小强的户口簿复印件。我说,还是去李小强的户籍所在地找下他的父母,了解一下他欠款的真实内情再决定下一步行动吧。
6月5日,我和小肖一起驱车前往裕华镇万丰村,这里是李小强的老家,其父母住在这里呢。裕华镇是远近闻名的蒜乡,我对这里的特产如数家珍,也去过不少的村子,可万丰村还真的没有去过。依靠导航加上一路询问,我们到达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寻求帮助。经过一番介绍,村工作人员指了指大门前的一条路,让我们一直向东走,路北有一幢刚砌好、没有粉刷的平房就是李小强父母的住处。
汽车沿着乡间小路慢慢地行驶着,路边高高的玉米遮挡了岔路的视线,我让开车的小肖多多注意观察,农村里的电瓶车窜起来快,安全第一啊!汽车一路开,我们却一直没有寻找到李小强的家。好在前面路边有人正在田间劳作,他热心地指了指我们已经走过的一片田地,说田里面那幢平房就是。
车停在路边,我们沿着一条窄窄的土路来到了李小强的家。这是一幢简陋的民房,墙体和门窗都还没有粉刷、油漆,从隐约看到的家中摆设看,有点杂乱和零散,看得出房主人的生活不是很安逸。房前,有两位老人正弯着身子挑捡着大蒜头呢。裕华是远近闻名的蒜乡,此刻正是大蒜头的收获季,家家户户都忙着收蒜、拣蒜、晒蒜呢!
“忙啊!场上的蒜头都卖给我啊!二块一斤怎么样?”我一边走,一边向两位老人打起了招呼。
两位老人有点诧异,我接上话题:“是李志海(李小强父亲的化名)吧!我是工行来的,李小强的房贷有几期没还了,是什么原因?李爹晓得么?”
李志海朝我摇了摇头:“不晓得啊!”
如今农村的留守老人都很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想从他们那里打听到一些可用信息比较困难,这也是我多年来在农村催收的一点心得。对此,我已有心理准备,于是与两位老人撇开他儿子的事,扯起了今年的蒜头的收购行情。
“李爹啊,你这大蒜头质量不丑,能卖个好价钱呢!”
“嗯哪,人家出一块五我还没舍得卖,单门口这里就有大几百斤呢!”李志海的话匣子打开了起来。
我又跟李志海聊起了他家刚砌好的这幢房子。李志海告诉我这房子是儿子李小强请人设计、建造的,虽说是处平房,但样式、整体结构,房间分布还是不错的。只是眼下父子俩手里都缺钱,装潢只好停了下来,家具也没有置办,房间里只有几件破旧的老式衣柜,两位老人就住在这毛坯房里凑合着生活了。
此时,我的心里也有了底,两位老人除了在几亩田地里刨食外,每月只有总计四百多元的农保收入,想让他们为李小强提供还贷帮助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了。现在,只有找到李小强的新的联系方式,向他本人了解情况、进一步沟通还款事宜了。
“李爹啊,您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等您跟小强联系后,我回头再打电话给你!”我尝试着向李志海问道。
李志海嘴里支吾了几声,只是说他电话不好用。其实,我知道他是不肯将电话号码给外人呢。
遇上这样的事不能勉强,只能顺其自然。我说:“这样吧!李爹,我将我和同事小肖的手机号码写给您,等你方便时与小强联系下,就说银行有人到家来问房贷的事了,让他电话联系我们吧!”
说完,我从挎包里拿出了纸和笔,写上了我和小肖的电话号码后,递给了李志海。
又寒暄了几句,我们便和两位老人道别,并嘱咐李志海联系到李小强后立即让他回电话给我们。
屋前的玉米地里,暖热的夏风吹了过来,发出了哗啦啦的声响。一只虎纹斑的老猫侧躺在场地的阴凉处,顽皮的尾巴正不紧不慢地摆动着……乡村宁静而闲适,我们此行的上门催收也告一段落。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五天过去了,李小强的房贷仍没有还,我们也一直没有接听到李小强的电话,我心里犯起了嘀咕。是什么原因一直没有电话来呢?不能再等下去了,我们得再去一趟李小强家,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只是今天我们第二次来万丰村的路况很不好。急急的大雨之中前方又来了一辆农用车。乡路狭窄,小肖赶紧避让,路边有较深的排水沟,得小心地靠边,陷到沟里就麻烦了。
雨还在下,让我更担心的是这次李志海老两口还在家里么?不会外出了吧?李小强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我的脑海里始终在思虑着这些事。
一路风雨,一路泥泞,我们又来到了李志海的家门口。透过车窗,我看到屋檐下的老两口正在收拾着物什,悬着的一颗心暂时放了下来。
我跳下了车,跨过几块小水塘,又来到了李志海的面前。
“李爹啊!还记得我吗?李小强怎么没有打电话给我啊?”我笑着对李志海说。
“我来打个电话!”李志海说着边拿起手机拨打了起来。
这次,李志海能当我的面拿出手机、拨打儿子的电话,看得出他还是相信了我,这让我此次的催收之行看到了希望。
李志海在与儿子说上了话,我示意李志海将他的手机递给我,我说会更清楚明了些。
接过李志海的手机,我在电话里向李小强作了自我介绍,并告知其房贷久拖不还将要面临诉讼和拍卖抵押房产的严重后果,他本人也将承担不小的经济损失。
李小强在电话中先讲述了最近资金紧张的情况,但也表示这几天一定会先还一至二期的房贷。我接着又说道:“这样吧,一会我用我的手机打你的电话,你将我的号码保存一下,方便后续联系!”
这是我们在催收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事,不少欠款人为减少多方面的催款和干扰,已经换上了新的手机号,对陌生电话他们一般也不接听。此时,我们只有与他们更加友好地沟通,获取他们的信任。贷款催收不是以上压下的要挟,而是双方一次深入的情感沟通。我们既要同情欠款人所面临的困难和窘境,同时更要把我们维护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决心传递给他们,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
我保留好了李小强的电话号码,并加好了他的微信。李志海也向我们打起了招呼,前些天他打电话给李小强只说银行来催款来了,忘了将我们的电话号码给儿子,他连声说:“不好意思了!”就在我们即将离开李小强家时,李小强的母亲走近了我们,她拎着一个塑料袋说:“家里也没什么东西,一点大蒜头,你们带回家烧烧菜吧!”
“奶奶!你可不能害了我们啊!”我一边打趣,一边解释着银行工作人员不能收取客户物品的规矩和要求。
两位老人连声说为李小强的事,让我们已经跑了两趟了,过意不去呢!
我连着说:“帮着多做做小强的工作,我们体谅他目前的难处,但房贷不还他的损失更大!渡过眼前的难关,后面的日子就好过了!”
我一边与两位老人拉着家常,一边和小肖向停在路边的汽车走去。这时,我也才发现,雨已经停了,一抹霞光已经照映在了天际。路边,宽厚的玉米叶油润翠绿,吸饱了水分的玉米秆也更加地挺直了。田地的深处,更有断断续续的几声蛙鸣,仲夏的乡村总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
过了两天,李小强给我发来了信息:他到我们支行营业部了,这次先还上两期,剩余欠款七月底前全部还清!
我在支行的营业大厅与李小强见了面,他很快地办好了两期房贷的还款手续。我耐心倾听着李小强近年来经营遇困和被朋友借钱不还的讲述。我也告诉李小强针对他的实际情况,在将目前欠款还清后,我行可以为他的房贷做个延期一年还款的手续,给他一个休整振作的机会。
李小强连声说这个延期还款的政策好,他也将利用暂缓还款的时机,将手边的生意打理好,早日将今后的房贷还款步入正常。
我目送着李小强渐渐走远的身影,也祝愿他的经营早日迎来转机,收入能够进一步增加,不但能按时还房贷,也早些将老家的房子装修好、让两位老人的生活得以改善。我也想着,我们一次次的催收后,这些欠款客户能够克服困难,经营和生活最终步入正轨,他们好了,我们也好了,这才是我当下工作成绩的最好体现!
“慢点!慢点!注意路口!”目光透过哗哗的大雨,我一直提醒着开车的小肖,这是我们第二次来到万丰村了。
距离上次进村才不到一个星期,道路是熟悉了,可是这次却碰上了梅雨季的下雨天,乡间的道路变得难走了。看来,每一次的催收都是不容易的呢!
一周前,同事小肖将一份个贷材料递给了我,房贷客户李小强(化名)已经超过三期房贷未还,夫妻两人电话均不通、无法联系,去其住所上门催收也遇不上人,按照规定这笔房贷已进入可诉讼阶段。这次,我按照经验,在贷款材料里找到了李小强的户口簿复印件。我说,还是去李小强的户籍所在地找下他的父母,了解一下他欠款的真实内情再决定下一步行动吧。
6月5日,我和小肖一起驱车前往裕华镇万丰村,这里是李小强的老家,其父母住在这里呢。裕华镇是远近闻名的蒜乡,我对这里的特产如数家珍,也去过不少的村子,可万丰村还真的没有去过。依靠导航加上一路询问,我们到达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寻求帮助。经过一番介绍,村工作人员指了指大门前的一条路,让我们一直向东走,路北有一幢刚砌好、没有粉刷的平房就是李小强父母的住处。
汽车沿着乡间小路慢慢地行驶着,路边高高的玉米遮挡了岔路的视线,我让开车的小肖多多注意观察,农村里的电瓶车窜起来快,安全第一啊!汽车一路开,我们却一直没有寻找到李小强的家。好在前面路边有人正在田间劳作,他热心地指了指我们已经走过的一片田地,说田里面那幢平房就是。
车停在路边,我们沿着一条窄窄的土路来到了李小强的家。这是一幢简陋的民房,墙体和门窗都还没有粉刷、油漆,从隐约看到的家中摆设看,有点杂乱和零散,看得出房主人的生活不是很安逸。房前,有两位老人正弯着身子挑捡着大蒜头呢。裕华是远近闻名的蒜乡,此刻正是大蒜头的收获季,家家户户都忙着收蒜、拣蒜、晒蒜呢!
“忙啊!场上的蒜头都卖给我啊!二块一斤怎么样?”我一边走,一边向两位老人打起了招呼。
两位老人有点诧异,我接上话题:“是李志海(李小强父亲的化名)吧!我是工行来的,李小强的房贷有几期没还了,是什么原因?李爹晓得么?”
李志海朝我摇了摇头:“不晓得啊!”
如今农村的留守老人都很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想从他们那里打听到一些可用信息比较困难,这也是我多年来在农村催收的一点心得。对此,我已有心理准备,于是与两位老人撇开他儿子的事,扯起了今年的蒜头的收购行情。
“李爹啊,你这大蒜头质量不丑,能卖个好价钱呢!”
“嗯哪,人家出一块五我还没舍得卖,单门口这里就有大几百斤呢!”李志海的话匣子打开了起来。
我又跟李志海聊起了他家刚砌好的这幢房子。李志海告诉我这房子是儿子李小强请人设计、建造的,虽说是处平房,但样式、整体结构,房间分布还是不错的。只是眼下父子俩手里都缺钱,装潢只好停了下来,家具也没有置办,房间里只有几件破旧的老式衣柜,两位老人就住在这毛坯房里凑合着生活了。
此时,我的心里也有了底,两位老人除了在几亩田地里刨食外,每月只有总计四百多元的农保收入,想让他们为李小强提供还贷帮助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了。现在,只有找到李小强的新的联系方式,向他本人了解情况、进一步沟通还款事宜了。
“李爹啊,您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等您跟小强联系后,我回头再打电话给你!”我尝试着向李志海问道。
李志海嘴里支吾了几声,只是说他电话不好用。其实,我知道他是不肯将电话号码给外人呢。
遇上这样的事不能勉强,只能顺其自然。我说:“这样吧!李爹,我将我和同事小肖的手机号码写给您,等你方便时与小强联系下,就说银行有人到家来问房贷的事了,让他电话联系我们吧!”
说完,我从挎包里拿出了纸和笔,写上了我和小肖的电话号码后,递给了李志海。
又寒暄了几句,我们便和两位老人道别,并嘱咐李志海联系到李小强后立即让他回电话给我们。
屋前的玉米地里,暖热的夏风吹了过来,发出了哗啦啦的声响。一只虎纹斑的老猫侧躺在场地的阴凉处,顽皮的尾巴正不紧不慢地摆动着……乡村宁静而闲适,我们此行的上门催收也告一段落。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五天过去了,李小强的房贷仍没有还,我们也一直没有接听到李小强的电话,我心里犯起了嘀咕。是什么原因一直没有电话来呢?不能再等下去了,我们得再去一趟李小强家,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只是今天我们第二次来万丰村的路况很不好。急急的大雨之中前方又来了一辆农用车。乡路狭窄,小肖赶紧避让,路边有较深的排水沟,得小心地靠边,陷到沟里就麻烦了。
雨还在下,让我更担心的是这次李志海老两口还在家里么?不会外出了吧?李小强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我的脑海里始终在思虑着这些事。
一路风雨,一路泥泞,我们又来到了李志海的家门口。透过车窗,我看到屋檐下的老两口正在收拾着物什,悬着的一颗心暂时放了下来。
我跳下了车,跨过几块小水塘,又来到了李志海的面前。
“李爹啊!还记得我吗?李小强怎么没有打电话给我啊?”我笑着对李志海说。
“我来打个电话!”李志海说着边拿起手机拨打了起来。
这次,李志海能当我的面拿出手机、拨打儿子的电话,看得出他还是相信了我,这让我此次的催收之行看到了希望。
李志海在与儿子说上了话,我示意李志海将他的手机递给我,我说会更清楚明了些。
接过李志海的手机,我在电话里向李小强作了自我介绍,并告知其房贷久拖不还将要面临诉讼和拍卖抵押房产的严重后果,他本人也将承担不小的经济损失。
李小强在电话中先讲述了最近资金紧张的情况,但也表示这几天一定会先还一至二期的房贷。我接着又说道:“这样吧,一会我用我的手机打你的电话,你将我的号码保存一下,方便后续联系!”
这是我们在催收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事,不少欠款人为减少多方面的催款和干扰,已经换上了新的手机号,对陌生电话他们一般也不接听。此时,我们只有与他们更加友好地沟通,获取他们的信任。贷款催收不是以上压下的要挟,而是双方一次深入的情感沟通。我们既要同情欠款人所面临的困难和窘境,同时更要把我们维护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决心传递给他们,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
我保留好了李小强的电话号码,并加好了他的微信。李志海也向我们打起了招呼,前些天他打电话给李小强只说银行来催款来了,忘了将我们的电话号码给儿子,他连声说:“不好意思了!”就在我们即将离开李小强家时,李小强的母亲走近了我们,她拎着一个塑料袋说:“家里也没什么东西,一点大蒜头,你们带回家烧烧菜吧!”
“奶奶!你可不能害了我们啊!”我一边打趣,一边解释着银行工作人员不能收取客户物品的规矩和要求。
两位老人连声说为李小强的事,让我们已经跑了两趟了,过意不去呢!
我连着说:“帮着多做做小强的工作,我们体谅他目前的难处,但房贷不还他的损失更大!渡过眼前的难关,后面的日子就好过了!”
我一边与两位老人拉着家常,一边和小肖向停在路边的汽车走去。这时,我也才发现,雨已经停了,一抹霞光已经照映在了天际。路边,宽厚的玉米叶油润翠绿,吸饱了水分的玉米秆也更加地挺直了。田地的深处,更有断断续续的几声蛙鸣,仲夏的乡村总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
过了两天,李小强给我发来了信息:他到我们支行营业部了,这次先还上两期,剩余欠款七月底前全部还清!
我在支行的营业大厅与李小强见了面,他很快地办好了两期房贷的还款手续。我耐心倾听着李小强近年来经营遇困和被朋友借钱不还的讲述。我也告诉李小强针对他的实际情况,在将目前欠款还清后,我行可以为他的房贷做个延期一年还款的手续,给他一个休整振作的机会。
李小强连声说这个延期还款的政策好,他也将利用暂缓还款的时机,将手边的生意打理好,早日将今后的房贷还款步入正常。
我目送着李小强渐渐走远的身影,也祝愿他的经营早日迎来转机,收入能够进一步增加,不但能按时还房贷,也早些将老家的房子装修好、让两位老人的生活得以改善。我也想着,我们一次次的催收后,这些欠款客户能够克服困难,经营和生活最终步入正轨,他们好了,我们也好了,这才是我当下工作成绩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