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重磅发布“高德扫街榜”

2025年09月12日 字数:2479
  本报综合报道 9月10日一早,此前的市场传闻局部性落定,高德宣布上线“扫街榜”,覆盖美食、景点、酒店,着力强调榜单真实性,直接对标美团的大众点评。几乎同一时间,美团随即进行反击。宣布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服务,首批接入超1400家“必吃榜”餐厅,两大平台的“到店市场”争夺战正式打响。高德以“行为数据”破局
  “高德扫街榜”产品经理李刚介绍,扫街榜的商家综合评分,纳入了导航、搜索、到店、收藏等真实行为,在此基础上检验评论的真实性、专业度、时效性、内容质量等维度,再通过AI模型驱动计算得出分数,成为扫街榜的排名依据。“只有用户去了,甚至反复到店,才是对商家最真实的好评,是真正的‘用脚投票’。”
  据了解,“高德扫街榜”已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的160万个线下服务商家,包括超87万家餐厅、23万家酒店以及近5万个景区等。
  从产品定位来看,“高德扫街榜”被业界视为直接对标美团旗下大众点评,但二者核心业务逻辑存在显著区别。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分析认为,高德更偏向“行为驱动”,而大众点评则侧重“内容驱动”。
  具体而言,大众点评的核心榜单体系中,“必吃榜”以真实用户评价数据为基础,从评价真实可信、口味优中选优、长期稳定体验佳、符合日常消费水平、满足日常就餐选择五个维度评选;黑珍珠餐厅指南则在此基础上,加入由美食家、烹饪家组成的专业评审团,评委以普通食客身份匿名到店打分,强化专业背书。
  与之不同,“高德扫街榜”聚焦用户实时行为,榜单数据直接来源于导航、搜索、消费等即时动作;大众点评则依赖用户主动撰写的评价内容与长期积累的社区数据。张新原表示,高德的优势在于地图与出行场景的自然衔接,能精准捕捉用户即时消费需求;而大众点评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沉淀多年的点评内容库与成熟的用户社区生态。
  值得关注的是,高德的“先天条件”为此次布局奠定基础。阿里于2014年斥资约66亿元将高德收入囊中,如今的高德已成为阿里生态内除淘宝、支付宝外的核心活跃App。
  高德在9月10日首次披露,高德地图已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目前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导航可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高德的场景匹配度极高。”海豚智库创始人李成东的评价,点出了阿里选择高德的关键前提。
  对于阿里的布局,百联咨询创始人、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认为,高德推出的扫街榜,一方面是借助高德在地图、数据和用户资源,给到店用户更加真实可靠的选择建议,这种引导可以逐步渗透至“到店”业务,让高德从单纯的工具属性升级为内容社区和交易平台的模式,增强高德的营收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后续与淘宝闪购的外卖及即时零售、电商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建立更强的全生态全业务模式的竞争优势。
  攻防战即时打响
  高德“扫街榜”上线后,美团迅速作出反应。9月10日,美团宣布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服务,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精准分析用户需求并剔除非真实点评,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决策参考。截至当日,全国超1400家2025“必吃榜”餐厅、近30家2025“黑珍珠”餐厅及近1500家高星酒店餐厅,已集体入驻该品质外卖频道。
  与此同时,两大平台还同步开启“补贴大战”。高德计划发放超10亿元补贴鼓励用户到店消费,商家侧则每日提供5000万流量曝光资源,并投入3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匠心小店;美团为稳固大众点评流量基本盘,在品质外卖频道同步发放2500万张大额消费券,覆盖多种消费场景。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场“榜战”的核心,是对本地生活到店市场的争夺。榜单作为用户消费决策的重要参考工具,其本质是通过筛选优质商家、巩固消费信任,最终服务于商家到店团购的商业转化,以及平台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心智占领。
  行业格局面临重构
  两大平台的直接对抗,实则是本地生活“到店市场”竞争升级的缩影。
  近年来,抖音、小红书等新玩家已通过“达人探店”掀起“种草经济”。据抖音2024年11月发布的报告,其平台有超过336万人通过探店获得收入,累计为线下商家带来超1333亿元经济收益,这也倒逼美团、高德加速调整战略。
  美团的应对方式不仅限于业务层面:2024年4月,美团曾整合平台、到店、到家三大事业群及基础研发平台,成立“核心本地商业”板块;2025年4月,美团点评事业部进一步并入该板块,强化本地生活业务协同,同时发力直播业务吸引流量。
  “近年来不少平台都推出了类似的榜单,无论是对于消费者、商家还是平台而言,榜单能否体现出本身价值的关键还是在于其实用性和定位。对于高德地图而言,背靠阿里系,丰富的资源是其优势所在。”小吊梨汤品牌官刘正认为,如果高德扫街榜能够区别于其他榜单,结合自身定位融入更多创意性和娱乐性的内容,其差异化优势将不容小觑。
  不过,挑战同样不容忽视。在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崔丽丽看来,阿里要在点评业务领域挑战美团并非易事。尽管高德扫街榜具备诸多优势,但要打破用户长期以来形成的消费决策习惯,建立起自身的品牌认知度和用户信任度,仍需付出巨大努力。此外,商家资源的争夺也是关键。美团在商家端的优势明显,阿里需要通过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合作条件和服务,吸引更多商家入驻并积极参与到高德扫街榜的生态建设中来。同时,如何持续优化榜单的算法和评价体系,保持榜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也是阿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对于未来的行业格局,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未来本地生活竞争将围绕‘数据维度+信用体系’展开,可能形成‘美团稳大盘、高德切细分、抖音打价格战’三足鼎立的局面。”
  柏文喜表示,美团的优势在于“外卖+到店团购”的深度履约和商户渗透率,大众点评仍是内容决策第一入口;而高德以“行为数据”切入,用信用体系重构评价标准,适合捕捉出行中的随机性消费;抖音则继续用“短视频+低价团购”冲击冲动消费。
  而从消费端的反映看来,部分消费者对高德的“扫街榜”有着不少期待,但也有消费者提出了是否会涉及隐私的担忧。另外,还有消费者提到了可能影响榜单真实性的情况,例如本地人去老馆子一般不需要导航,以及特殊日期会有不少数据指向承接婚宴的餐厅,但这可能并非消费者真正认同的餐厅。不仅如此,高德如何构建用户在真实消费点评上的激励体系,也是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