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筑基稳大盘,创新蓄势谋长远

——陕西省延安市多维发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年09月15日 字数:2142
  □记者 张嘉怡
  一辆纯电动空调公交车缓缓停靠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公交站,市民高女士刷卡上车:“现在坐公交只要1块钱,空调车宽敞舒适,每天通勤成本降低了,幸福感却提升了。”
  2025年是延安市“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之年,也是衔接“十五五”规划的蓄力之年。从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到民生实事落地成效,延安正以“稳增长、惠民生、强产业、兴文化”为核心,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实现“蓄势深蹲”,各项工作呈现“底盘稳固、动能增强、民生可感”的鲜明特征。
  经济大盘稳中有进
  2025年是延安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年初,市政府工作报告设置了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5.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5%。
  上半年,延安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1至7月,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1415.0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8%,较1至6月份增加0.1个百分点。
  延安市全力稳定能源工业基本盘,细化分解指标任务,开展市级工业稳增长政策奖补兑现工作,千方百计稳住工业“压舱石”。重点产业投资已显现“补位动能”——重点工业项目投资、制造业项目投资均同比增长9.2%,先进装备制造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完成产值17.91亿元,为四季度冲刺全年目标奠定基础。
  先进装备制造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各专班强化项目督导检查,调度企业释放产值。2025年全市重点工业项目达156个,1至7月份完成投资41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64.5%,开复工项目136个,开复工率达87.2%;全市重点工业项目投资增长5.3%,制造业项目投资增长5.6%;先进装备制造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完成产值21.53亿元。
  产业集聚是经济提质的关键抓手,延安市以项目为引领,力促产业链群提升。目前全市15个工业园区已全部升级为省级园区,纳入《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省级审核全面通过。1至7月,全市县域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产值806.3亿元,同比增长0.9%,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特色产业的核心平台。
  民营经济作为“增量引擎”,上半年表现同样亮眼。65户企业申报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户企业通过省工信厅推荐至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至7月,全市“小升规”培育库纳库企业108户;民营经济增加值374.59亿元,占GDP比重达33.67%,同比提升1.47个百分点;新增“五上”民营企业233户,累计1911户,完成省上新增任务的97%。
  改革创新激活动能
  2025年对延安文化领域来说是个特殊年份。今年6月,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延安市)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延安歌舞剧团推出了陕北民歌音画《永远的信天游》,全剧分为《皇天后土》《红色印记》《圣地欢歌》三个部分,通过一首首经典陕北民歌,连接起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黄土风情、民俗文化和人民生活。
  “守正与创新同向发力,文化与科技的双剑合璧,实现了‘1+1>2’的舞台演出效果,让延安文化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延安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是三力联动的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蒿慧杰在市委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重要着力点,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牵引性抓手,把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首要任务。”
  制定《延安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加强信息赋能和软件及信息服务业调度,延安卷烟厂等7户企业被评为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40户企业达到基础级以上智能工厂标准。1至7月,全市建成5G基站266个,完成投资0.96亿元;规上制造业企业自评覆盖率34.1%,智能工厂普及率达11.86%。
  民生实事件件落地
  “民生实事办哪些?人大代表票决说了算。”这是延安市连续第五年采用人大代表票决制决定民生实事项目。今年293名代表从13个候选项目中票选出了10件民生实事。
  公共交通出行改善以276票成为了得票最高的项目,如今已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实惠。市区新增155辆纯电动空调公交车,淘汰所有非空调车,所有公交票价一律降为1元。特殊群体享受更多优惠——中小学生半价、残疾人与65岁以上老年人免票,直接降低市民通勤成本。据测算,日均惠及乘客超15万人次。
  医疗服务保障项目取得进展,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普通门诊全部实施“一次挂号管三天”的便民举措,患者在3日内复诊无需重复挂号。同时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不少于200项(含血常规、CT、超声等常用项目),有效解决“重复检查、多次跑腿”问题,上半年累计减少患者重复就医成本超300万元。
  基础保障实现常态化。基础养老金标准上调,城乡居民养老待遇提高,惠及65万农村老年群体;强化困难群体保障,实施残疾人生活补贴动态调整,新增公益性岗位220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速,加装电梯40台,完成148个小区外墙保温及管网更新;“保交楼”行动已收尾,5909套住宅已交付,解决了延期交房遗留问题……民生“小事”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的“幸福指数”。
  从“一块钱公交”到“一次挂号管三天”的医疗便民服务,从基础养老金上调到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延安正通过一系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
  2025年四季度已至,延安正以“冲刺姿态”推进“十四五”规划目标落地——从经济数据的“补位追赶”到民生实事的“持续深化”,从产业转型的“动能培育”到安全底线的“牢牢守住”,这座红色城市正以“稳”的定力与“进”的魄力,为“十四五”收官画上圆满句号,更为“十五五”开局积蓄转型势能。未来,随着改革创新的持续深化、民生保障的不断升级,延安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