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为何密集发行大额存单

近期,多家银行密集发布大额存单发行公告。甚至还有多家民营银行推出的大额存单,利率超2%。

2025年09月18日 字数:2306
  本报综合报道 随着2025年三季度末的临近,银行业再度进入了揽储的高峰期。
  9月13日下午,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推出1年期利率1.40%、3年期利率1.65%的大额存单产品,起存金额20万元。另外,还有邮储银行、大连银行等近十家银行机构密集发布大额存单发行公告,最高年利率已接近2%。
  甚至还有多家民营银行推出的大额存单,利率超2%。不过,这类产品普遍存在额度有限、很快售罄的情况。
  在近期举办的上市银行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有多家银行高管明确表示,在净息差压力下,将严控甚至停止大额存单的发行。那么,为何近期会有多家银行密集发布相对高利率的大额存单产品?
  高利率大额存单密集发行
  近期,多家银行密集发布大额存单发行公告。
  从头部银行情况来看,无论是国有大行还是股份制银行,近期在售大额存单的年利率普遍处于1%至1.8%区间。例如,9月13日,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在官方微信号发布“‘薪’之所向,富足永享”的大额存单产品广告,其中提到,该款大额存单1年期利率1.4%、3年期利率1.65%,20万元起售,销售时间为9月1日至9月30日。
  交行山东省分行的做法并非孤例。9月12日晚间,吐鲁番邮政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邮储银行大额存单将于9月26日9点正式发行,1年期利率1.25%,起存金额20万元。
  此外,大连银行成都分行也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了“16周年庆专属大额存单即将开售”的公告。值得注意的是,该行明确表示,这款三年期大额存单的年利率为1.90%,已接近2%的关键节点。对比来看,目前主流的国有大行、股份行的三年期年化利率普遍低于1.90%。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周来,除了上述国有大行、城商行外,还有江苏银行无锡分行、山西左云农商行、广东华兴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通过官方微信号发布了大额存单的“兜售”公告,年利率从1.45%到1.8%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银行高管在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表示,在净息差压力下,将严格控制甚至停止大额存单发行。然而,近期却出现多家银行密集推出相对高利率大额存单产品的现象。
  有行业分析师表示,居民存款仍是银行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监管部门对存贷规模的考核压力下,银行要扩大信贷规模,即使面临净息差压力,也必须重视揽储工作。因此,部分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阶段性发行高利率大额存单是可以理解的。部分民营银行大额存单利率超2%
  在存款利率持续调降背景下,部分中小银行推出的大额存单,利率超2%,备受储户们关注和青睐。
  例如,苏商银行官网显示,近期,该行推出2年期、3年期两款大额存单产品,两款产品的认购起点金额均为20万元,年利率分别达2.1%、2.3%。
  此外,上海华瑞银行手机银行App显示,该行的18个月期和2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分别为2.3%、2.35%,认购起点同样为20万元,且支持产品转让。不过,两款产品的介绍页面均注明“仅限上海地区购买”,其中18个月期的大额存单已显示“售罄”。
  目前,推出较高利率大额存单的银行绝大多数都是中小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中小银行在品牌影响力、客户基础、业务多元化等方面与大型银行存在差距,因此需要通过更高的存款利率来吸引客户。与此同时,中小银行非息收入薄弱,导致业务发展长期依赖于存款增长。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民营银行推出收益率较高的大额存单,本质是市场化竞争策略与精细化运营管理协同作用的结果。作为新兴金融力量,民营银行在品牌认知度、客户基础积累上与传统银行存在差距,通过提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率,能够精准触达对收益敏感的储户群体,找到与自身业务匹配的客户。
  然而,一味以较高的存款利率来吸引客户并非长久之计。短期来看,这一举措吸纳到了存款资金,但未来会增加银行负债成本,加剧银行息差收窄的困境。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中小银行需破除“规模至上”思维,转向强调质量优先和资本节约型发展。
  “面对利率和市场波动,中小银行亟须平衡对公、零售和金融市场投资等多元化业务结构,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板块。面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需明确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领域和路径,加大数据基础设施与科技人才投入,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台、智能化风控系统和场景运营模式,满足客群差异化需求的同时,充分挖掘客群价值并增强客户黏性。”曾刚说。
  成为维护重点客户关系的工具
  为何近期会有如此多的银行在发售高利率存款产品呢?
  “每到季末,一般来说都到了部分监管指标以时点数据考核银行的时候了。”某上市银行人士表示,9月份多家银行密集发售大额存单,应当和这一因素相关。
  季末时,银行面临监管考核的压力,急需通过吸引存款来提高资金的充裕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家银行选择密集发售大额存单,以期在考核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当前,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存款搬家现象。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崛起,许多投资者开始关注高利率存款产品,导致传统银行的存款流失。在此背景下,银行通过推出大额存单,试图留住客户。
  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表示,居民存款始终占据银行负债的大头,银行机构要想扩张信贷,即便净息差压力巨大,也不得不重视“揽储”工作。因此,一些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阶段性发行大额存单并给予投资者相对高利率,也是可以理解的。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当前大额存单的发行频率增加,但其发行方式和目的已发生一定的异化。一方面银行并不愿意支付高额利息,严控大额存单始终是大趋势。另一方面,目前大额存单的发售已经部分“异化”,“出于多重因素的考量,很多银行都不愿意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一产品,而是通过线下网点或相对隐私的渠道发售。另外,大额存单也被一些银行看作是维护重点对公客户、私行客户的工具,一般会对一些重点客户进行配售,也当作一种福利”。
  未来,银行在大额存单的发行上仍将保持谨慎态度。一方面,银行并不希望支付过高的利息,另一方面,监管政策的不断调整也会影响大额存单的发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