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入局

“痛金”热度能持续多久

2025年09月18日 字数:1386
  “痛金”消费火热之际,潮玩公司泡泡玛特也坐不住了。
  9月12日,泡泡玛特旗下独立珠宝品牌popop的足金系列正式发售。这是品牌旗下首个足金系列产品。该产品为IP Baby Molly打造,产品包括黄金串珠、吊坠、金条和摆件等。
  泡泡玛特旗下“痛金”开售
  “虽然我搞不清楚泡泡玛特的IP,但女朋友是忠实爱好者。她快过生日了,便想着买来作为礼物。”消费者周先生表示,他在位于上海高端购物中心港汇恒隆广场的popop全球首店一共购买了9颗足金串珠,共计1.5万元左右。
  泡泡玛特相关负责人介绍,以IP为主的集团化始终是泡泡玛特的核心战略之一,popop全球首店于今年6月的落地是该战略中一次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尝试。足金系列上市则不断延伸着popop的产品边界,是泡泡玛特深度延展IP价值的具体体现。
  据了解,泡泡玛特这次推出的足金系列,单价最高达56800元,克价更是冲到1800元,直接对标老铺黄金等高端珠宝品牌。这与其过往300元至2000元价位的潮玩形成了十倍级的价格断层。令人玩味的是,同样使用Baby Molly等热门IP,售价980元的串珠咨询者众,而五万多元的摆件却无人问津。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反差印证了一个消费真相:年轻人愿意为情绪溢价买单,但仅在特定价格带内。就像网友戏称:“买盲盒是冲动消费,买金条可是理性投资”。
  “痛金”热潮面临挑战
  “痛金”源于二次元“痛文化”概念,最早可追溯于2000年的“痛车”文化,动漫爱好者将大量动漫角色贴纸覆盖在汽车表面,后来也常被用来形容将动漫角色周边装饰在物品上的行为。继“痛车”“痛包”“痛衣”之后,“万物皆可痛”的风又吹到了黄金饰品上。黄金阿童木、玲娜贝儿戒指、《天官赐福》联名款、《黑神话:悟空》合作款……如今,这种兼具情绪价值和保值属性的IP联名金饰,让曾经专属于“妈妈辈”的黄金饰品,成为年轻人手中大受欢迎的社交货币。
  各大品牌也嗅到了新的消费风潮,纷纷押宝“痛金”,这让二次元联名黄金产品站上柜台“C”位。某IP联名的系列产品,在预售阶段就收获了数万元定金,不少粉丝一订就是几十件;二手交易平台上,部分“痛金”产品价格频频上涨,甚至翻倍挂出;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IP黄金类商品成交同比增长294%。
  尽管“痛金”眼下热度高涨,但业内对其可持续性仍存疑问,两大核心挑战尤为突出。
  其一,高溢价会削弱保值属性。与传统按克计价的金饰不同,“痛金”多采用一口价模式,平均每克售价远高于传统金饰。高溢价背后,一方面是制作工艺复杂、IP授权费用高昂,推高了整体成本;另一方面,部分热门联名产品存在投机炒作现象,导致价格与实际成本、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这使得“痛金”的“保值”标签大打折扣。一旦市场热度下降,价格泡沫恐面临破裂风险。
  其二,IP生命周期制约长期发展。“痛金”高度依赖IP与社群传播,IP的热度周期、受众黏性因此成为影响销量的关键。并非所有IP都能维持长期热度,一旦热门IP“过气”,相关“痛金”产品的市场热度也会随之降温。此外,IP授权费用的不确定性、产品同质化竞争、非正版产品冲击、新兴市场缺乏监管规范等问题,也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商家如何IP依赖,与消费者建立稳定的情绪联结、构建持续复购模式,仍是待解难题。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面临这一波“痛金”浪潮,黄金品牌想要抢占先机,从中分一杯羹无可厚非。但更应读懂,“痛金”爆火背后消费观念的转变。如何抓住这波热度,从而尝试新的探索,拥抱年轻消费者,重构品牌价值、消费场景,或许才是黄金品牌转型和持续增长的关键。 宗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