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秋招拼起了“含科量”

2025年09月19日 字数:2897
  从近期多家银 行 发 布 的2026年秋招公告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相关岗位仍是此番招聘的重点。
  本报综合报道 又到一年秋招季,全国主要商业银行2026年度校园招聘陆续开启。从招聘规模看,工商银行招聘约2.0万人,农业银行招聘约2.1万人,建设银行招聘1.7万人,中国银行招聘1.3万人,总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因坐拥海量数据,银行被认为是AI技术落地最迅速的行业之一。技术驱动业务增长已成为各家银行的战略共识,银行的人才需求结构也应时而变。从近期多家银行发布的2026年秋招公告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相关岗位仍是此番招聘的重点。
  银行招聘金融科技人才不再局限于系统开发等传统的技术型人员,而是更多青睐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渗透至银行业务全链条乃至管理层面,相关岗位设置更趋精细化。
  “计算机+金融”复合人才受青睐
  近年来,金融科技人才一直是各大银行人才招聘的重心。今年秋招,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依旧是银行争夺的对象。多家银行以专项招聘的方式,加大对金融科技人才的招揽力度。
  工商银行发布的总行本部校园招聘启事显示,此次招聘岗位分为三类,每位应聘者仅可填报一个意向岗位,共计划招聘120人左右。其中一类为“人工智能+”专项招聘,计划招聘人数为20人左右,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专业优先。
  农业银行“菁穗培训生”岗位下设“金融科技专项计划”,该岗位主要从事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渠道分析与建设、经营场景拓展、智能化营销与风控模型及系统建设、人工智能技术推广运用等业技融合相关工作;要求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等相关专业,具有经济金融、人工智能等复合专业背景者优先。
  中国银行总行部门招募管理培训生(信息科技),该岗位主要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安全、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系统科学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毕业生。
  建设银行专门招聘科技类专项人才,主要从事数据挖掘分析、大数据营销、技术研发、系统运营维护等相关工作。新员工入职后,有机会安排至分行金融科技部,或总行运营数据中心、金融科技子公司(含各事业群)等机构跟岗学习。
  交通银行招聘的“IT系统管理”人才主要从事IT系统管理相关工作,包括分布式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云计算、安全管理以及运维管理。其中,该行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描述为负责协助跟踪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前沿技术,协助人工智能技术在持续交付、快速部署、应急处置、运营分析等方面的规模化应用,打造智能运营。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中信银行招聘方向包括研发、信息安全管理、网络管理、系统运营、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其中,人工智能方向的岗位职责包括“针对银行各个业务板块的特点,对AI领域的新方法进行引入、吸收、优化,利用AI算法解决业务场景中的难点和痛点,并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带来业务价值的提升”。
  此外,平安银行在秋招中推出了“科技专场”;招商银行招聘的数字金融生(AI方向)将深入参与人工智能相关项目;广发银行则招聘金融科技类人才,主要为总行储备既了解银行业务又精通IT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结合工作需要及个人专长,将被安排在总行金融科技相关岗位工作。在任职资格方面,该行特别强调“有CTF、ACM、CCPC等科技比赛获奖经历者优先”。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今年银行对科技人才的需求趋于纵深化,即从“技术支持”向“业务赋能”转变。银行寻求能够深刻理解金融逻辑、主动挖掘业务需求并利用技术手段驱动业务创新乃至商业模式变革的金融科技人才。可以看到,招聘要求中普遍强调候选人需具备金融知识背景、项目管理能力和跨部门沟通协作能力,旨在打破技术与业务之间的壁垒。
  交易类岗位需求增多
  在各大银行此次秋季招聘的多项岗位中,相比于2025年度,有关交易类岗位的需求有所增多。
  其中,工商银行此次创新推出“人工智能+”和交易板块两大专项招聘计划,为总行主要业务部门定向输送复合型人才:
  工商银行“人工智能+”专项计划招聘20人左右,要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专业优先,入职后先在科技机构和境内分行进行为期一年的轮岗锻炼,期满后返回总行,定向安排到对公、零售、风控等业务部门相关岗位工作。
  工商银行交易板块专项招聘计划招聘10人左右,经管、数理、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优先,入职后先在境内分行、综合化子公司等机构交易类岗位轮岗锻炼一年,期满后返回总行,定向安排到金融市场部等部门工作。
  工商银行2024年报显示,该行金融市场业务包括货币市场交易、投资业务(包括人民币债券、外币债券)、代客资金交易、资产证券化业务、贵金属业务等。
  除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招聘业务管理岗,主要职责为从事研判宏观政策,跟踪国内外利率、汇率和贵金属市场走势,撰写分析报告;参与制定投资交易策略,开展投资交易操作;参与业务条线风险合规管理以及投资者权益保护;参与信息系统需求研制、项目组织协调以及数据分析;参与监管报表等各类统计数据报送相关工作。
  此外,建设银行同样招聘金融市场部人才,主要负责金融市场投资及交易业务本级经营及条线管理工作,投资业务涵盖本外币债券及货币市场组合,交易业务涵盖债券、外汇、利率及相关衍生品的银行间及对客交易。
  股份行方面,广发银行招募投资交易类岗位,主要为总行资金营运、金融同业、量化金融等金融市场业务储备专业型人才,新员工将有机会在分行、支行多岗位历练,积累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结合工作需要及个人专长安排在总行金融市场相关岗位工作。
  与此同时,上海银行总行则招聘职能类岗位人才,其中一大方向为金融市场方向,主要从事金融市场投资交易、市场研究等工作。多举措留住人才
  “未来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将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和国际化。”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首先,随着科技业务不断深化,岗位将进一步细分,如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区块链开发专家、数据安全架构师等细分岗位会持续增加。其次,银行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将趋于常态化,通过实习实践、联合培养等多元渠道提前锁定优质科技苗子,提高后备力量储备。最后,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大型商业银行将更加积极地引进具备海外教育或工作背景的高端科技人才。
  业内专家认为,为有效吸纳并长期留住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银行需要从薪酬激励、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着手。
  曾刚表示,银行应建立市场化的薪酬体系,动态调整科技人才薪酬水平,为高端技术人才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收入和奖励,包括项目奖金、技术专利激励等。
  在杜阳看来,在企业文化方面,商业银行需构建科技公司式的组织文化与工作环境,推行更加扁平化、敏捷化的组织架构,为科技团队营造开放、包容、鼓励创新、宽容试错的工作氛围。在职业发展方面,银行需设计具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路径;允许顶尖技术人才通过深耕技术成为首席科学家、资深架构师等,确保技术人才的专业价值得到充分肯定。
  “银行还可以在适当范围内为科技人才提供富有挑战性且拥有自主权的重点项目。”杜阳表示,比如给予科技人才主导重要业务系统重构、创新金融产品研发等高影响力项目的机会,赋予其相应的决策权和资源调配权,使其能清晰地看到技术成果如何直接转化为商业价值,从而获得持续的内在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