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农商行慧眼识骗局,为银发族守护“养老钱”

2025年09月19日 字数:740
  近日,江苏东方农商银行郁洲支行迎来了一位特殊客户——70岁的陈大姐在女儿的陪伴下前来办理汇款业务。递出汇款单时,陈大姐下意识地用手指压住单据一角,这一反常举动引起了运营主管周航的注意。
  待陈大姐以买水为由支开女儿后,周航仔细查看单据,发现下方被遮挡的位置多了一行歪扭的字迹:“马扁,××银行2177元”。面对询问,陈大姐急切地解释这是用于购买降压药的款项。原来三天前,一名自称“马医生”的陌生来电者联系了她,声称国家正在推广一款进口特效药,只需预付押金就能领取,还以“子女不懂养生,说了也不理解”为由,反复叮嘱陈大姐务必保密。深信这是“难得福利”的陈大姐,甚至觉得银行的询问是在耽误自己“治病”。
  为了彻底弄清情况,周航立即请回陈大姐的女儿。女儿翻看母亲手机时,一条“不转账就取消医保资格”的短信让她瞬间明白这是骗局。“妈,正规医生怎么会用取消医保来吓唬人呢?”女儿的反问让陈大姐猛然愣住,之前对“马医生”的信任开始动摇。随后,周航与大堂经理张艳耐心梳理骗局逻辑,结合常见养老诈骗案例反复劝说,终于让陈大姐认清了这是一场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骗局,放弃了汇款念头。
  这场及时的劝阻,不仅为陈大姐守住了养老钱,更揭开了此类诈骗的典型套路:诈骗分子精准抓住老年人对健康的焦虑心理,伪造“医生”“专家”等专业身份获取信任,再用“保密”话术刻意制造老年人与子女间的信息隔阂,最终实施诈骗。
  而在这场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防线中,银行工作人员的细心与坚守尤为关键。正如东方农商银行郁洲支行的这场处置所展现的,银行柜台前的每一次询问、每一次劝阻,守护的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每个家庭的安稳与幸福,是儿女们能继续倾听父母唠叨的珍贵时光。未来,该行将持续强化员工反诈识别能力,用专业与责任为群众的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通讯员 陈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