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匠心助经济腾飞
——工行河池分行赋能地方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5年10月09日
字数:2711

□通讯员 董思妗
面对服务实体经济、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工商银行广西区河池分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勇担“金融报国”使命,以国家战略为引领,立足河池资源禀赋和发展所需,持续优化金融供给结构,为河池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截至2025年7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已突破190亿元,较年初增长5.62亿元,近5年来贷款规模增幅高达133.6%,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筑路通衢,贯通发展“大动脉”
交通兴则产业兴,通道通则经济活。交通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更是河池融入新发展格局、激活区域发展潜能的“生命线”。
河池分行深刻理解打通交通命脉的战略意义,将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视为“头号工程”,举全辖之力、集全员之智,主动嵌入政府规划蓝图,精准对接重大项目清单,全力保障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的融资需求。
2023年8月31日,是一个载入河池史册的日子。伴随着贵南高铁(南宁至荔波段)首辆列车从南宁东站驶出开往贵阳北站,标志着南宁至贵阳高速铁路全线贯通运营。这条钢铁巨龙将南宁和贵阳两地之间的通达时间缩短至3小时以内,彻底结束了河池不通高铁的历史。
在这项改写河池发展格局的重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河池分行的坚实金融支撑。从项目规划之初至项目竣工,该行累计为贵南高铁建设及河池境内高铁站站前广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资金高达37.2亿元,成为助力河池人民圆梦“高铁时代”的关键金融力量。
贵南高铁项目尚在规划蓝图阶段,该行便主动靠前服务,由分行领导带队,与地方政府及项目方高频沟通、紧密对接,量身定制了专项金融服务方案,明确了从前期筹备到建设期、再到后续配套的全流程金融支持路径。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后,面对建设资金需求巨大且集中的挑战,该行充分发挥国有大行的资源优势与专业优势。
对内,组建高铁项目行内银团,高效调动工行系统内资金资源,确保对高铁主体工程资金支持的稳定性和优先性;对外,牵头组建河池境内高铁站站前广场配套设施项目行外银团,共同保障了站前广场、道路连接线等关键配套设施的顺利推进。通过一系列融资“组合拳”,该行为贵南高铁及河池段配套建设提供了及时、足额、有力度、有速度的信贷资金支持,特别是在项目全线贯通的关键冲刺阶段,确保了资金链的顺畅无阻,为这条承载着河池人民期盼的“幸福路”“致富路”如期建成通车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工行力量。
贵南高铁的竣工,绝非服务的终点。该行持续关注河池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截至2025年7月末,已为河田高速、河荔高速等项目投放贷款超70亿元,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项目、县县通高速项目贡献“工行加速度”,助力河池交通版图加速延展。
丝路生金,织就乡村“富民图”
自2006年“东桑西移”战略实施以来,桑蚕产业在河池迅速崛起,成为河池市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
从“一粒蚕种”到“一匹丝绸”,不仅承载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更成为数十万农户增收致富的希望。河池分行深谙产业富民之道,将这一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普惠金融深耕细作的重要领域,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浇灌产业沃土。
为精准赋能桑蚕产业发展,该行营销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走访企业车间,对辖内桑蚕产业集群开展深度调研。一次,在与当地一家大型鲜茧收购企业沟通时,该行了解到该公司在每年的鲜茧收购季都需要大量资金支付农户货款,但销售尾款回笼不够及时,导致收购资金紧缺。若因此而错过收购黄金期,不仅企业受损,更将直接挫伤蚕农一年的辛勤付出。
获悉企业困境后,该行迅速安排业务骨干上门对接,针对桑蚕产业缺乏合格抵押物、融资门槛高的普遍情况,该行基于企业的鲜茧收购规模、交易结算流水、上下游产业数据,为其定制“信用+保证”特色金融服务方案。并通过结合信用评价体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贷款审批流程,高效完成1000万元涉农贷款的投放。这笔“及时雨”,不仅保障了收购企业顺畅运转,稳住了蚕农“钱袋子”,更为宜州桑蚕产业链的稳定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金融“防风墙”,成为该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生动的实践样本。
金融细雨无声,浸润片片桑田;丝路蜿蜒有情,串联万家致富。工行的支持远不止于解一时之困。截至2025年7月末,河池分行累计发放“茧丝贷”1.37亿元,惠及农户及小微企业39户,服务触角覆盖种养、收购、深加工、销售周转等全链条环节。金融“活水”的持续滋养与精准滴灌,助推河池桑蚕产业从“小散弱”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产业集群蝶变,让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桂西北的崇山峻岭间,持续焕发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时代光彩。
匠心酝香,拓宽融资“创新路”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更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然而,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企业,常常面临中长期融资难、融资贵、合格抵质押物不足的“成长烦恼”。河池分行勇于担当,突破传统信贷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解决方案,为地方特色制造业龙头企业的腾飞插上金融翅膀。
广西丹泉酒业有限公司是河池乃至广西白酒产业的龙头企业,也是全国酱香型白酒知名品牌之一,其品牌价值与市场潜力巨大。为实现“振兴桂酒·百亿丹泉”战略目标,企业计划进行大规模的产能扩建、技术改造和品牌推广。然而,酱香型白酒相对于其他商品,具有生产工艺复杂、耗时长的特性,需经一年的基酒生产周期、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加曲、七次取酒、五年窖藏,这样的特性决定了其库存量大的特点,而且储存越久,品质和口感越好,价值越高。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意味着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需要5年时间,资金占用不断提高,存量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导致企业周转压力剧增,已难以匹配其发展需求。
面对这一行业性难题,该行没有简单说“不”,而是组建由公司金融业务部、风险管理部等多部门骨干组成的专业攻坚小组,深入企业调研,结合企业实际、匹配生产周期,设计中长期融资方案,精准解决了企业生产与信贷资金周转不匹配的痛点、难点,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最终,该行成功为企业新增发放6400万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及时满足了丹泉酒业原料采购、加工等环节资金周转需求,缓解其资金周转压力,有力支撑了企业的扩产增效和品牌升级计划。
匠心独运破解融资枷锁,金融“活水”酝桂酒醇香。丹泉案例的成功落地,不仅是该行在支持制造业中长期融资领域的一项新突破,更彰显了其地方服务实体经济的专业智慧和责任担当。
金融“活水”长流不息,发展动能澎湃不竭。河池分行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创新的实践,勇立潮头,奋楫争先,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助力河池这座镶嵌在桂西北的璀璨明珠,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征程上,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时代光芒。
广西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