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25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调研上市公司超2100次

2025年10月20日 字数:1432
  在政策引导理财资金入市的背景下,今年前三季度银行理财子公司对A股上市公司的调研力度显著加大。Wind资讯数据显示,25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期间累计调研上市公司1762家,调研次数突破2100次,其中科创板与创业板企业占比超五成,工业器械、电子元件、集成电路等科技属性较强领域成为调研核心,清晰折射出理财子公司加码权益市场布局的趋势。
  科技“底色”上市公司受调研热捧
  从具体机构表现来看,头部理财子公司在调研中尤为活跃。今年前三季度,宁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的调研总次数与覆盖公司数量均位居前列:宁银理财调研301次、覆盖224家公司,招银理财调研288次、覆盖222家公司,兴银理财调研241次、覆盖191家公司。
  调研背后,银行理财子公司正通过多元路径布局权益市场,包括参与A股上市公司定增、IPO网下打新、港股IPO基石投资,同时加大含权产品供给、布局指数化投资、增配科创债ETF等。调研活跃的机构在权益投资实践中同样动作频频:宁银理财今年多次现身A股IPO网下打新,已成功参与汉桑科技、天富龙、广东建科、华新精科等项目并获配售;工银理财则将目光投向港股市场,参与了三花智控港股IPO的基石投资。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对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调研热情格外高涨。Wind数据显示,前三季度25家机构累计调研科创板公司458家、创业板公司426家,两者合计占调研公司总数的50.17%。其中,宁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对这两个板块的调研覆盖度最高,每家覆盖的科创板与创业板公司数量均超100家。
  从调研标的所属行业来看,新能源、通信、消费、医药等领域中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是理财子公司的重点关注对象。例如,宁银理财关注度前三的公司为中集车辆、瑞迈特、新天绿能;招银理财重点关注普蕊斯、东芯股份、中控技术;兴银理财则聚焦汇川技术、伟思医疗、东芯股份。
  多方发力增强权益市场投研能力
  当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走低,通过布局权益市场提升产品收益、满足客户需求,已成为多数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选择。而补齐投研能力与行业研究短板,增强权益市场布局实力,也成为这些机构的长期课题。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指出,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调研上市公司,本质是响应增强资产主动管理能力、精准配置资产及强化合规风控的业务需求。他表示,在资管新规推动下,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加速,理财子公司面临更大的业绩考核压力;加强对上市公司尤其是核心资产的实地调研,能帮助机构深入理解企业经营、行业趋势及潜在风险,获取一手信息以提升研究深度,进而增强投资组合稳定性与收益率,同时完善尽职调查与投后管理,提高风控水平。
  华宝证券研报分析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依托母行在企业端的信贷数据与客户资源,借助这一独特的信息优势,优先调研、投资有信贷合作的优质企业,最终实现风险可控下的收益增长。
  曾刚进一步表示,理财子公司重点关注科技属性企业,既体现出机构对可持续、高增长优质资产的战略判断,也是响应国家“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创产业”号召的具体体现。科技企业成长空间广阔,有助于优化理财产品的收益结构、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同时,科技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抗周期波动能力,能为理财投资组合注入高质量的成长因子。不过他也提醒,科技板块估值波动性较大,对机构的投研与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建议,银行理财子公司应持续深化投研能力、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增强权益市场布局能力。他预测,未来理财资金增配权益资产的趋势将更加明显,推动理财子公司从传统“固收为主”的业务模式,向多元资产配置方向转型。 宗 河